中美五轮谈判难度升级,细节成最大坎,三大焦点能否迎突破?

各位朋友,大家好。

本周一,我就跟大家提到过,本周有两个对中国内外环境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

第一,一连四天的重要会议在北京举行,今天(10月23日)下午闭幕。因此,未来几个小时,请大家密切关注相关进展。

第二,在外部环境方面,上个周末,中美达成共识,定于本周在马来西亚举行第五轮,也是新一轮的贸易磋商。

今天下午,中国商务部在其官网上公布,此次会议将于24日至27日在马来西亚进行,由负责经济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亲自带队前往。

这是自今年5月以来,中美之间的第五轮贸易磋商。从最初的日内瓦到斯德哥尔摩,再到伦敦,然后是马德里,现在首次来到亚洲地区,也就是靠近中国的地区举行。

01

此次会议的背景主要有两点。

首先,这是第五轮谈判,其难度在提升,细节更加集中。

其次,不出意外的话,中美两国领导人将会在十月底至十一月初、在韩国举行的APEC峰会上举行双边会晤。

目前,虽然中方尚未正式确认,但也没有否认这一可能性,而美方几乎是已确认了这一安排。

众所周知,中美之前的贸易谈判和磋商可谓是一波三折。所以,对于这次两国领导人是否会在韩国会面,双方都讳莫如深。

现在,美国方面已经松口了,中国方面还没有最后确认。

不过,既然中国商务部已经宣布,明天(10月24日)开始将在马来西亚举行中美贸易谈判,而且该谈判在元首峰会之前,这就说明双方还是有意愿举行元首峰会的。

然而,元首峰会能解决哪些问题,尤其是在具体的贸易磋商上,恐怕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明天这轮谈判的结果。

在伦敦峰会之后,有传言称双方的工作团队已经无法继续谈判下去了,现在需要提升到最高领导人层面来解决,而这是违背谈判常规的。

因为最高领导人一般在内部确定原则,所有的博弈其实都是由最高领导人的战略方针来指引的。但要最高领导人去谈判相关细节,那根本不可能。

因此,伦敦会谈之后,之所以会流传这样的消息,主要反映出了当时在工作、技术层面上谈判的困难。

而这次终于有所突破,相关团队能在双方最高领导人会晤之前,再一次在马来西亚会谈,这说明:一是双方有继续谈判的意愿;二是谈判细节和聚焦点在向比较深入的方向发展。

02

当然,更为关键的是双方会谈论什么核心议题,以及最终是否能够达成一致。

之前我提到,我们希望聚焦于具体细节的讨论。特朗普列举的议题包括稀土、芬太尼、大豆等。至于中方是否会按照特朗普的清单进行讨论,那是另一个问题,但双方都希望采取相向而行的策略。从最近美国的态度来看,他们也表现出希望达成共识的意向。

特朗普除了提到稀土和芬太尼,还提到了大豆。大豆是什么概念呢?大豆就是纯粹的在商言商,也就是希望能够回到2020年1月的疫情前、中美双方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时候。

坦率地说,这应该是双方将原本的战略矛盾,缩小到在商言商层面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和步骤。

如果能够谈妥,回到在商言商的阶段,一切就相对比较简单。但就怕不是在商言商,把本来应该是正常的商业纠纷,上升为战略冲突,那就不应当了,因此这是需要大家关注的重点。

至于能不能谈成,我并不抱完全的乐观期望。当然,如果谈判成功,那将是最佳结果。

然而,鉴于中美之间存在的巨大贸易分歧,以及各种战略层面的冲突,我们不能期望这次马来西亚谈判能够完全解决所有问题。

在中美最高领导人会面之后,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似乎仅为一半。如果情况确实如此,那么可能需要再次延长90天。这意味着,从现在起算,如果按照这个时间推算,那么90天后将是2026年2月12日。

众所周知,明年的中国农历新年落在2月17日。根据中国的新年传统,在春节前许多事务应该得到解决。

如果在此期间,贸易冲突和其他冲突持续发酵,显然将影响春节的气氛。因此,根据这些因素,此次会议能谈妥的可能性为一半一半。即便双方未能谈妥,那么最多也只可能最后一次延长90天了。

若中美之间的贸易谈判或磋商能够成功,不仅将重新塑造中美之间的贸易规则,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坦率地说,它还将对全球贸易秩序产生影响。

原因很简单,美国和中国分别是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这两个经济体能够达成新协议,显然将对世界的贸易秩序产生重大影响。

03

然而,中美谈判成功背后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什么呢?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约在十年前或更早的时候,全球化1.0时代,用互联网的语言来说,就是100多个国家在一个大群里聊天,大家遵循的是同一个游戏规则,也就是全球化。

但非常遗憾的是,这个过程大约在十年前或更早的时候,就逐渐走向了终结。那时,许多国家开始退出大群,分别组成小群进行互动,这就标志着从原来的全球化逐渐过渡到区域化。

第二阶段,大约在5-10年之前,我们见证了一系列区域性贸易协定和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慢慢涌现。

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推出了TPP,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随后,日本接手并将其更名为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除此之外,中国又建立了一个名为RCEP的协定。

这就是全球化进程的2.0版本,退大群建小群,从全球化向半球化转变。

第三阶段,特朗普从今年4月2日开始对全球打的贸易战,实质上是意图瓦解自1945年建立起来的全球化自由贸易体系。

按照特朗普的说法,美国的财富正在一步步地被其他国家偷走。因此,特朗普这次是退小群,建立双边私聊群。

不管我们是否同意、是否喜欢,一个很客观的情况是,世界主要的经济体都在分别与美国进行私聊,包括英国、欧盟、日本、韩国和以色列,以及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等也是如此。

是否合理,另当别论,但至少和美国谈成了,对相关国家有好处,但对全球的贸易格局来说,又是另当别论。

目前,我们无法完全预判特朗普是否会与所有190多个国家全部达成协议,但与主要的区域、经济体达成协议不无可能。

在特朗普执政期间,世界游戏规则制定者仍然是美国,美国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分别与欧盟、英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等进行谈判,这正是特朗普政府的如意算盘,实现的可能性非常高。

当然,未来世界的贸易格局,如同其政治格局一样,将不断演变,并非一成不变。

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世界贸易秩序将进入以美国为主的的双边贸易秩序3.0版本,也就是世界多种贸易秩序,但都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多种双边贸易秩序。

至少在未来五年内,这恐怕将成为全球贸易秩序3.0版本挥之不去的事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5

标签:财经   中美   难度   细节   焦点   美国   贸易   中国   马来西亚   秩序   领导人   协定   峰会   经济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