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后人有点意思:明明父亲是烈士,儿子吴韶成却在河南格外低调

说起吴石这个人,很多人都知道他是隐蔽战线上的关键人物,生于1894年福建闽侯,早年投身革命,保定军校和日本陆军大学毕业,成绩总是拔尖。抗战时期他参与多项军事策划,获中将军衔。1947年起,他开始为大陆提供情报,包括淮海战役前的兵力图和长江防线资料,这些直接影响了战局。1949年夏天,他调任台湾国防部参谋次长,临行前把长子吴韶成留在南京大学读书,长女吴兰成在上海医学院学习,只带妻子和幼子幼女赴台。走之前,他交给22岁的吴韶成20美元和一张纸条,写着“有事找何康”。

吴石到台湾后,继续利用职位搜集资料,如台湾战略防御图、海防阵地配置、空军基地分布和部队名册,通过旧部转香港再传大陆。他和联系人秘会多次,从未暴露。1949年底到1950年初,台湾当局抓捕地下组织,蔡孝乾叛变供出线索。1950年3月吴石被捕,关押期间受审讯,仍保持坚定。6月10日,他与朱枫、陈宝仓、聂曦一同在台北马场町刑场执行死刑,时年56岁。消息通过海外报纸传出,吴韶成先从英文报看到简讯,后从香港报纸确认。他保存报道,却从未公开。有关部门找到吴韶成兄妹,说明父亲工作属最高机密,要求严格保密,以保护相关人员。从此吴韶成把一切封存,连亲友也不提。那张纸条和20美元,他一直没动用。

1952年吴韶成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服从分配到河南省冶金厅,从基层技术员起步。填表时父亲栏只写姓名,没提任何背景。单位档案简单记录工作履历,无特殊说明。吴石牺牲后,台湾牵连家属,王碧奎入狱几个月,后释放独自养育幼子幼女。大陆的吴韶成兄妹靠助学金完成学业。保密要求持续多年,吴韶成遵守到底。同学问父亲去向,他只说去了台湾。1950年后,他独自处理消息,继续学习和工作。父亲牺牲细节通过渠道告知,但强调不能外传。吴韶成把秘密守住几十年,从不求助那张纸条。

吴韶成在河南冶金厅工作从1952年到退休,从技术员升到总经济师,全靠业务水平。196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工作中数据要准,报告多查几遍。分房时工龄职称给他优先,他选普通户型,让更好条件给别人。生活简单,家里书多于家具。1973年国家追认吴石为革命烈士,河南省通知领取证明书和650元抚恤金。吴韶成和妹妹去领,接过证明书后,当场决定钱款全上交党费,只带回证明书。工作人员解释这是补偿,他说生活稳定,不需额外钱款。证明书放抽屉深处,没挂墙,没报告单位。

单位领导知道后,多次提以烈士子女身份优先评优或照顾,吴韶成都拒绝,说表现靠自己,不是背景。电视台想拍吴石事迹,让他出面,他回绝,说材料已有,无需个人添加。对方联系几次,他仍不答应。同事共事多年,不知他父亲身份。私下说他人能干,就是不谈家事。退休后,有人从别处听说,才问他为什么不讲。吴韶成说父亲的事是父亲的,自己靠实力做事。单位准备欢送会,他不要,收拾东西安静离开。

这种选择不是随便的。很多人以为烈士后代会有各种便利,可吴韶成偏偏不走那条路。他明白父亲工作性质,保密是纪律,也是保护。早年身份敏感,档案写国民党旧军官,他不解释,也不拿证明书澄清。单位有时顾虑,他靠工作证明价值。拒绝抚恤金和照顾,不是客气,而是觉得国家资源给更需要的人,自己有岗位有收入,够了。低调不是藏着,而是把父亲精神融入日常:做事认真,不靠关系,不图名声。

2014年八十多岁时,吴韶成去北京西山无名英雄广场,站在父亲名字前鞠躬,没拍照没声张。2015年8月他逝世于河南,享年88岁。临终嘱咐子女把20万积蓄和一千多本书捐出,在郑州大学设吴石奖学金,资助贫困优秀学生,还捐父亲遗留的长江万里图。他说爷爷留20美元没用,现在留道理:路自己走,不靠前辈。奖学金设立后,多批学生受益,图书馆添书。这些事安静进行,没大宣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4

标签:历史   河南   烈士   后人   低调   父亲   儿子   韶成   台湾   证明书   工作   南京大学   单位   钱款   幼子   河南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