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防的就是这天,荷兰没想到,配合美抢中企,正中稀土管制下怀

9月30日,荷兰政府突然出手,冻结中资企业安世半导体的全球运营,理由是“国家安全”。而就在这动作前一天,美国刚刚又升级了对华芯片出口的管制。

两国这前后脚的动作,怎么看都不像“巧合”。更关键的是,中国早已预料到这一局,10月9日果断祭出稀土出口新规,一刀切进了全球半导体命门。

荷兰原以为只是跟着美国走个过场,没想到这一脚,正好踩在了中国早已布好的“稀土牌”上。

荷兰扮演的角色,是托盘侠

荷兰政府动用了一项70年没翻过的老法子——《物资供应法》,一口气冻结了中资企业安世半导体的全球资产调整权,还把中方高管请出公司,把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

表面上说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但真相却藏不住,早已浮出水面。

根据《金融时报》的调查,美国早在6月就开始向荷兰施压,明确要求安世更换中方CEO,否则就别想从“实体清单”里脱身。这不是合作,这是命令。

荷兰嘴上说“自主决策”,行动却跟美国配合得天衣无缝。美国9月29日刚刚更新“50%规则”,把半导体管制的触角伸得更远,荷兰9月30日就启动冻结程序。你说这不是协同,那也没人信。

更讽刺的是,荷兰拿“公司治理问题”当幌子,实则是以“安全”之名,代美国行“经济战”之实。

闻泰科技作为安世的大股东明确表态,这种无预警接管行为,不仅打破了市场规则,还可能成为外资企业在欧洲遇事就被“明抢”的先例。

欧洲中国商会也看不下去了,直接警告:你们今天能冻结安世,明天是不是就能冻结任何一家外资企业?投资者还敢信你们这市场吗?

荷兰自己或许以为只是“配合一下”,但从中方的视角看,这步棋已经不是荷兰在下棋,而是被美国牵着走,变成了一枚“可替换”的棋子。

稀土反制,出手就是精准打击

中国的反应没有多说,也没有多吵,直接动手。10月9日,商务部发布稀土出口管制新规,把5种中重稀土矿物拉进了严格审批名单。

这不是简单的一纸命令,而是一次全链条、全维度的资源封锁。

说白了,就是不让你随便用中国的资源,再反过来卡中国的脖子。

这次管制不仅针对企业,还扩大到“所有境外组织和个人”。无论你是台积电、三星,还是日本的材料厂商,只要从中国拿了货,加工后再出口,都得先经过中国点头。

更狠的是,这次明确提到了“14纳米以下芯片制造设备”。什么意思?谁要造高端芯片,就得用到中国稀土,而这块料,中国不仅产得多,占全球七成,更关键的是炼得好,精炼能力占全球九成。

美国这些年一直想自己搞稀土供应链,动静不小,钱也没少撒。但业内都明白,想摆脱中国,至少得花十年。这十年里,谁敢说他家高端芯片能不靠中国?

这时候再看荷兰那一脚,是不是刚好踩在了中方早就设好的“机关”上?不论是配合也好,是被逼也罢,稀土的这张牌,正好反手打了回来。

而中国商务部也说得很清楚,稀土新规的核心目标,是防止稀土技术被境外组织用于军事目的。

这种表述,国际社会早就见过,是通用的“出口管制话术”,但从中方嘴里说出来,就多了一层战略味道:你卡我技术,我就卡你材料。

这不是“对等还击”,而是“高级博弈”。

半导体的战火,烧到了欧洲自己的脚

这场围绕芯片的博弈,看上去是中美在对招,但荷兰这一脚插进去,反倒让欧洲自己踩了地雷。

安世半导体并不是个小角色,它是欧洲汽车芯片供应链中的关键一环。

荷兰政府这一接管,把安世的运营冻结了,直接冲击的,是欧洲本土的整条供应线。别忘了,现在正是全球新能源车竞速的时候,芯片供不上,谁都别想跑赢。

更别提荷兰自己那些在华企业了。ASML、飞利浦,这些名字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

一旦中方稀土管制落地,相关产业链一断,荷兰这些企业首当其冲。到时候,失去中国市场的,不止是几个订单,而是整个技术生态。

这时候再去看欧洲那套“价值观外交”,就有点尴尬了。一边说要维护市场自由,一边又配合美国“国家安全”式封锁,结果是自己也被反噬。

媒体也开始警觉了。《纽约时报》直白指出,中国的稀土管制,很可能打乱全球AI和半导体产业的格局。过去大家以为,只有芯片技术才是命门,现在才发现,材料也能成为杀手锏。

而对于中欧关系来说,这不是一场简单的风波,而是一次方向性的拐点。

中国已经公开表态,希望规则能战胜偏见。但看着荷兰这波操作,偏见似乎正逐步吞噬理性。

如果欧盟继续追随美国搞“技术封锁”这套老路,中国的反制也只会越来越多。最终受伤的,未必是对方,而是彼此。

棋局未完,牌还在翻

这场博弈的本质,不再是“谁技术更强”,而是“谁资源更硬”。荷兰本以为只是配合一下美国的“政策节奏”,结果反而成了被中方精准反制的靶点。

稀土这张牌,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中方早早亮在桌子下的底牌。现在翻出来,不是赌气,而是博弈到了关键节点。

短期来看,全球半导体链条必然再起震荡;但从长远看,这场以资源为核心的对抗,可能彻底改写全球科技版图。

荷兰是第一个被“反噬”的棋子,也许不会是最后一个。这个局,已经不是“谁能压制谁”,而是“谁还能承受得起代价”。

当规则被用来当武器,产业链就开始找回自己的判断力。对于那些还在站队犹豫的国家来说,是时候想清楚,到底是要做局外人,还是下一个“托盘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6

标签:科技   下怀   荷兰   稀土   中方   管制   没想到   中国   三星   美国   欧洲   半导体   芯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