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打完两轮的U23亚洲杯预选赛,一场0-24的惨案直接把北马里亚纳群岛队钉在了“亚预赛头号鱼腩”的标签上。这支连国际足联会员都不是的球队,首轮碰上澳大利亚队就被灌了14个球,0-14的比分还没让他们缓过劲,次轮面对中国队又遭10球碾压,0-10的结果让两战失球数定格在24个,全程没进哪怕1个球。更扎心的是,队里的球员压根不是职业选手——主力中卫丹尼尔·巴勃罗平时是羽毛球裁判,门将托韦斯要忙着在关岛消防局值班,还有几个队员是在校大学生,他们连块标准草皮都没的练,周末只能在水泥地上凑活踢,这样的队伍遇上职业梯队,惨败早就是定局。
和北马里亚纳群岛队一起提前告别本届赛事的,还有另外17支球队,总共18队刚踢完两轮就彻底失去出线希望。这些球队里,有像中国台北、中国香港、阿富汗、不丹这样两战全败积0分的,也有缅甸、老挝、阿曼只拿到1分的,要么是实力和同组对手差了好几个档次,要么是关键球处理屡屡掉链子,最后只能早早收拾行李。要知道本届预选赛11个小组里,只有小组第一和4个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二能出线,而亚足联判定“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二”时,采用的是一套精密且复杂的规则体系:首先比较积分,积分相同则依次比较净胜球、进球数、相互比赛成绩(含相互积分、净胜球、进球数),若仍无法区分则参考公平竞赛积分(黄牌扣1分/红牌扣3分),最终通过抽签决定 。更关键的是,在评估小组第二排名时,所有球队与同组最末位队伍的交战记录将被排除,这意味着中国队赢北马里亚纳群岛的10球、澳大利亚队赢同一对手的14球,均不计入最终排名比较。
中国U22男足现在就站在淘汰的边缘。前两轮他们赢了东帝汶和北马里亚纳群岛,拿到6分,但若排除与垫底球队的比赛,实际有效净胜球仅为1(对东帝汶2-1),而澳大利亚队的有效净胜球为20(对东帝汶6-0)。目前整个预选赛里,日本、韩国、伊拉克、乌兹别克斯坦、卡塔尔、伊朗还有澳大利亚这7支球队,要么积分稳,要么净胜球优势大,基本已经锁定出线名额,而中国队的命运,全看最后一场和澳大利亚队的较量。
可这场较量,中国队的胜算实在不高。澳大利亚队的球员大多在欧洲次级联赛或者本国顶级联赛踢球,身体对抗、战术执行力都比中国队强,中国队想保平都得拼尽全力,输球的可能性反而更大。更麻烦的是赛程带来的“时间差”——中国队和澳大利亚队的比赛,比其他小组的末轮比赛早结束1个小时,一旦中国队输球,积分就停在6分,有效净胜球还可能进一步减少。而其他小组里暂列第二的球队,比如B组的科威特(4分,有效净胜球1)、G组的柬埔寨(4分,有效净胜球1)、J组的印尼(4分,有效净胜球5),只要在自己的末轮赢球拿到7分,就能轻松超过中国队的6分。更关键的是,这些球队踢比赛时已经知道了中国队的结果,完全能根据积分情况调整节奏,甚至打“默契球”——2018年U23亚洲杯预选赛就有过先例,某支东南亚球队靠控制净胜球挤掉了竞争对手,现在这样的风险,就悬在中国队头顶。
更让中国队被动的是,连“拼净胜球”的底气都不够。虽然赢了北马里亚纳群岛10个球,但根据规则这些数据不计入排名比较,而澳大利亚队在有效净胜球上已经领先中国队18个。亚足联的排名规则中,净胜球、进球数、相互比赛成绩的优先级均高于公平竞赛积分,一旦多支球队积分相同,中国队这点优势很容易被反超。例如,伊朗队目前有效净胜球为+10,土库曼斯坦为+6,若他们在末轮通过大比分胜利扩大优势,中国队的出线形势将更加严峻 。
其实仔细看,北马里亚纳群岛的0-24和中国队的出线危机,本质上是亚洲足球发展不均衡的缩影。一边是连专业训练都保证不了的业余球队,只能在赛场上当“数据背景板”;一边是职业球队,却要在规则漏洞里担心被“算分”做掉。亚足联为了扩大参赛范围,把没加入国际足联、近10场正式比赛失球98个的北马里亚纳群岛拉进来,既没保证比赛的竞技性,也让这支球队成了惨案背景;同时又没建立有效的默契球监控机制,还让关键比赛存在时间差,给“算分”留下空间,这样的赛程和规则,本身就不公平。
但说到底,足球比赛的结果终究要靠场上拼出来。中国队要是想避开“被默契球做掉”的风险,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对阵澳大利亚队时拼出个好结果——哪怕是平局,都能把出线主动权握在手里。要是真输了,再抱怨规则漏洞、担心对手默契,也改变不了可能出局的命运。毕竟,竞技体育里,实力和拼劲,才是最硬的底气。
更新时间:2025-09-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