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到会人数创历史同期新高,全球商界用订单投票中国市场

珠江之畔春潮涌,万商云集筑信心。

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刻变革的当下,4月15日,第137届广交会在广州琶洲会展中心开幕。面对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冲击,全球超220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如约而至,3.1万家企业携新品亮相。

4月15日早晨的广交会展馆内部

截至4月15日17时,境外采购商本届累计线下参会64530人,同比增长8.9%,到会人数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订单为证,全球采购商交口称誉

加征关税一周,“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安在全球弥漫。许多国际采购商告诉记者,在这种不确定中,中国政府的确定性和中国企业产品的稳定性是他们继续谈生意、下订单的“定心丸”。

客商与机器人互动

来自巴西的采购商Clara是广交会的“新兵”,看到第一次设立的机器人专区,Clara很兴奋。她向记者展示了自己专门打印的微信二维码,“广交会的规模大、参展企业丰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和参展商,中国产品是不可替代的。”

“我需要找能替代美国产品的方案。”开幕当天,来自加拿大的采购商Kevin穿梭在展馆里,手机里已经存了20多个新增供应商的联系方式。他所在的大型贸易公司要从全球各地采购最新产品,他早就被社交平台上的中国机器人“种草”,却苦于没有购买渠道,这也是他这次来到广交会的重要目标。

看到宇树科技的机器狗转手一个后空翻,Kevin忍不住惊呼:“哇!”他说,中国技术的迭代速度早已超乎他的想象,美国产品已经不再是他们心目中“高大上”的唯一代表。

宇树科技Go2机器狗

这是美国政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缩影。

当美国试图与中国脱钩断链,却陷入新的困局——中国制造已从“低价不可替代”进阶为“技术难以取代”。这种高质价比“护城河”,让美国“架空中国”的算盘屡屡落空。

“有很多产品只有中国才能量产,这是中国制造最无法替代的地方。”每年都来广交会的Venz给记者看了看他今年记下的“中国唯一”,包括耐高温太阳能空调、防水无人机等等,“其他供应商做不到这个性价比。”他刚与现场的一家家电企业签下数千台订单,这些产品比欧洲同类产品节能超20%,价格低三分之一。

力排万难,外贸企业的双轨突围

面对美国市场波动,中国外贸企业正以多元路径破局。

一个思路是“以技术换市场”。在海尔智家展区内,一台能用西班牙语推荐健身食谱的AI冰箱前围满了采购商。展会现场,海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本届广交会海尔智家带来了全品类AI科技新品以及绿色节能爆款,为全球用户展现了更智慧、更舒适、更绿色的全新生活方式。开幕当日,外商来了一批又一批,对产品竖大拇指几乎成了标配。

据介绍,在欧洲,海尔已经连续8年成为欧洲市场增速领先的家电品牌;在澳洲,斐雪派克稳居新西兰白电市场第一。

“一个上午,我们已经接待了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客户。”志高空调海外营销公司总经理廖世兴向记者介绍,这次广交会他们带来了多种内机自由混搭,包括欧盟A++能效、澳洲超高能效热水器和风管机等硬核科技产品。2024年,志高营业收入整体市场同比增长68%,其中不少来自海外市场,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志高所占市场份额高达10%。

在服务机器人专区,杭州以勒上云的机械臂咖啡师正为德国客商制作拿铁。仅需50秒,一杯带拉花的咖啡便可递到面前。

4月15日,在第137届广交会服务机器人专区,客商体验机器人制作咖啡 图/新华社

“核心控制器国产化率92%,不怕供应链‘卡脖子’。”企业负责人说。这款设备已接到德国、沙特等国200台订单,成为中小企业的“出海新军”。

这种突围正在改写全球贸易版图,另一个思路则是“以本土化对冲关税”。开幕当天忙碌了一上午,海信国际营销公司助理副总裁毕强接待了来自阿根廷、美洲等世界各地的客商。在交流过程中,他发现,大家对于中国外贸出口依旧是充满信心的。在毕强看来,国际政治上动荡持续,广交会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了。

在海信展区,墨西哥客商卡洛斯对全屋智能方案竖起大拇指,在墨西哥当地,智能家电的运用并不普遍。

“现在在广交会,我们看到新兴市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客商越来越多,他们来到现场就能更直观地看到中国企业的优质产品。通过这样的平台,我们迅速加强企业沟通,调整外贸出口布局。”面对当前形势,毕强表示,得益于海信国内外的双边布局,目前海信有30个海外研发中心、36个海外生产基地,能够平衡不同区域产能要求。“我们一直在结合当地用户的实际需求,加快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比。在内销市场上同样如此。”

危中寻机,关税风波下的愁与盼

“这个月关税涨了,运费比年初翻了一倍多。”在广交会物流展区,两位来自上海的采购商盯着报价单皱起眉头。他们正在咨询空气泵与车载吸尘器等汽车配件,手中的报价单上,发往美国的普船运费已涨至每公斤17元,关税部分用红笔标注着“本月可能再调整”。

“如果美国再加税,下个月可能突破20元。”一旁的工作人员快速敲击计算器,一边说道。两位采购商陷入了一阵沉默。

“受关税影响,最近的报价起伏都会比较大。报关时关税变更了,则按基于当时给客户的报价多退少补。”该物流参展商的销售顾问李红(化名)向记者解释,这也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客户选择持观望态度。

这样的场景在物流展区并不罕见。一家专攻北美市场的物流公司展板上,发往美东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CLT2亚马逊仓库预估报价为22-23元/kg(含关税)。该公司销售经理告诉记者,这个价格中的关税部分在这两个月已经两次涨价,前一个月上涨了约25%,这个月上涨了约125%。

动荡时局中,记者也了解到,有了前几年中美贸易战的心理准备,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会完全将业务重心扎根在美国市场。李红说,美国在关税问题上“朝令夕改”,为企业提供了开拓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市场的契机。

“现阶段我们发往欧洲和中东的业务是增长最快的。”李红告诉记者。

但危机中亦有新航道。宁波浪木电器的展位上,销售经理王海叶正给中东客商演示智能冰箱的操作。

“我们全年营收的50%来自美国。不少美国客户联系我们,希望能有价格上的优惠。”王海叶坦言,“一点影响都没有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优化成本、加大对国内市场和新兴市场的开拓,我们对破局也是很有信心的。”

王海叶提到,目前浪木电器将着力开拓中东市场,所以对本次广交会也是非常的重视。“我们做的是传统外贸,广交会这个窗口对我们来说有很高的价值,大部分新兴市场的客源都是通过广交会获得的。今年相比之前国际环境更为特殊,我们也更加重视了。”

尽管全球供应链重构,中国在消费电子、新能源等领域的中心地位不降反升。根据中国美国商会的调查,有50%的受访美国企业将中国列为全球首选或前三位的投资目的地。

广交会现场

广交会是一面镜子,照见全球化的真实模样。从千年前的茶叶丝绸,1957年的手工艺品、土特产,到今天的智能家居、AI机器人,变的是展品,不变的是市场规律。

珠江潮涌,万商云集。3.1万家参展企业、220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用订单写下共识:中国市场,无法替代。

文|记者 孙绮曼 杭莹 严锦程图|记者 钟振彬 邓鼎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标签:广交会   海信   海尔   中东   中国市场   美国   关税   商界   中国   新高   客商   机器人   同期   订单   人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