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需求爆发!这个方向要“补涨”了?空仓满仓看过来(附股)

今日,半导体芯片板块逆势走强,市场情绪像被点了火。

昨天我们聊了光刻机/光刻胶这条“硬科技主线”,也走的不错,具体逻辑可以在我的首页查看,这里就不赘述。

但今天我们不是要聊今天市场最热的寒王这类芯片,而主要来看一下,目前整体估值和位置还在相对底部的,同样属于半导体的另一个细分方向——功率半导体

你可能没听过这个名字,但它早就藏在你生活的每个角落:手机充电器、电动车电驱、空调变频、光伏逆变器、数据中心电源……

凡是需要“把电能转变成为其他能力”的地方,都少不了它。

75%的电得经它手“翻译”一遍,设备才能读懂、能用。

没有它,新能源车动不了,AI服务器也跑不动。

这个赛道,过去三年可真够呛。

从2021年高点一路阴跌,库存压得喘不过气,行业在“活下去”的边缘挣扎。

但就在大家快把它遗忘的时候,它悄悄爬了起来。

2025年Q1财报季刚过,数据炸了:

行业整体营收同比增长20.7%,净利润直接飙了117.23%

库存周期从巅峰时的154天下滑到128天——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行业走出“被动去库存”,开始进入健康出货的新阶段。周期底部,已经踩实了。

再看个股,全是“超预期”剧本:

东微半导:营收增速超60%,主打高端MOSFET,吃进不少电动车和工业订单;

捷捷微电:扣非净利润增长120%+,IDM模式的优势在这一轮修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扬杰科技:中报预告净利润增长超30%,还顺手把贝特电子整合了,功率器件全产业链拼图又补一块。

更关键的是,中芯国际、华虹公司最近披露的财报都提到,成熟制程产线利用率回升明显,尤其是用于功率器件的BCD、IGBT、SiC等平台,订单排到了三季度。

这说明什么?不是个别公司抢订单,而是整个赛道在回暖。

为什么是现在来关注?(市场还没涨起来)

我常说,投资要“在无人问津处埋伏,在人声鼎沸时离场”。

功率半导体这轮反转,其实早有蛛丝马迹。

先看供给端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国产替代进程明显加快。

相对高端的芯片制造,需要3nm、2nm的,咱们暂时追不动。

但功率半导体用的大多是6英寸、8英寸线,工艺成熟、门槛相对低,咱们早就跑通了。

以前下游客户挑挑拣拣,没办法只能选个海外货。

现在呢?下游厂商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且供应稳定的国产方案。

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正从15%往50%冲,这不是口号,是实打实的订单。

扬杰、斯达、宏微这些名字,正一个个挤进Tier 1供应商名单。

再看需求端: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正持续打开增长空间。

现在主流的电动车进入800V高压平台时代,比亚迪、小鹏、小米SU7全都在推,碳化硅(SiC)模块装机量同比涨了116%。

谁受益?功率半导体厂商。

一辆车的功率器件价值从几百涨到上千,单车价值量提升30%不是梦。

另外,AI算力狂飙,数据中心电源需求爆炸。你训练一个大模型,背后是成千上万台服务器24小时满载运行,电源模块得高效、稳定、低损耗——又是功率器件的主战场。

还有,光伏+储能去库存接近尾声,Q2开始招标回暖,逆变器厂重新下单,产业链活了。

所以你看,这不是哪一家公司的逆袭,而是一个行业周期+市场需求+国产替代三重共振的结果。

站在2021年,我们为它的下跌找理由。

站在2025年,我们或许该为它的反转做准备。

这个方向,目前股价相对是在底部,这部分大家可以自己复盘看一下,现在市场轮动行情越来越明显,冲高了方向并不适合大部分人,反而相对底部又有逻辑支撑的方向,是很值得我们去看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小猎豹坚持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3

标签:科技   方向   需求   功率   半导体   器件   芯片   库存   净利润   光刻   电动车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