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早筛早诊,鼻咽癌筛查新方案学术会议举办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4月20日,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检验医学转化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万泰生物协办的鼻咽癌筛查新方案学术会议在广州举行。马骏教授、夏宁邵教授及相关领域专家参与了研讨。

“临床中发现70%以上鼻咽癌患者初次到门诊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因此,要提高早期筛查,从而减少患者和社会经济负担,提高生存率。”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表示,鼻咽癌防治需依托多中心临床试验,如EP-SEASON研究和DIPPER研究,进一步推动高质量临床试验与真实世界研究,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重塑诊疗模式。通过“医防融合”与“产学研医”协同,输出鼻咽癌防治的标准化方案,为全球肿瘤防控贡献中国智慧。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主办方供图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夏宁邵教授也表示,据世卫组织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统计,全球每年新发鼻咽癌超过13.3万例,大部分患者分布在东南亚国家和我国南方,其中我国发病率位居全球第一(超过7/10万人),病例数约占全球总数的47.7%。会议现场,夏宁邵教授系统阐释了P85抗体的里程碑式突破:团队经过多年科研攻关,全球首次发现了一种全新的鼻咽癌血清学标志物--P85抗体;依托其卓越效能,攻克了传统双抗体指标的假阳性率高的世界性难题,推动鼻咽癌筛查从“高风险人群定向检测”向“全民普筛”的历史性跨越。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夏宁邵教授。主办方供图

“目前诱导化疗后同步放化疗已成为局晚期鼻咽癌治疗的标准治疗方案。但治疗过程中所带来的毒副反应使得部分患者难以耐受,且经标准治疗后仍有约20%-30%的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孙颖院长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鼻咽癌防治将聚焦精准化与个体化的整合诊疗模式,通过EB病毒疫苗研发、AI辅助筛查、质子重离子放疗等技术创新,结合免疫治疗分型及动态治疗方案调整。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葛胜祥教授表示,在中山市2.5万人的前瞻性队列中的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双抗体标志物,P85-Ab的灵敏度从72.3%提升至97.9%,早期鼻咽癌检出率从71.1%提升至97.4%。这意味着,可以从每2-3个筛查阳性的健康人中发现一例鼻咽癌。“我们不仅能‘更早发现’,还能‘更准锁定’。目前,相关研究成果于2023年登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作为企业方代表,万泰生物总经理姜植铭博士表示,万泰生物始终以“科技报国、创新为民”为初心,以原始创新突破与产业转化应用为双翼,P85-Ab鼻咽癌筛查标志物的成功转化,印证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是破解临床痛点、突破技术瓶颈的核心路径。

责编:朱晓娜

主编:张赫

校对:李欣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1

标签:鼻咽癌   中山大学   人民日报   学术会议   抗体   肿瘤   厦门大学   患者   教授   全球   科技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