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4 月 25 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受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贸易政策影响,苹果公司计划最快在明年将所有面向美国市场销售的 iPhone 组装业务转移至印度。这意味着苹果将进行数十年来最为重大的制造业务转变,到 2026 年底,每年在美国销售的超 6000 万部 iPhone 都将产自印度工厂。
苹果此举意在应对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高额关税,同时降低因美中关系紧张带来的长期地缘政治风险。美国是苹果最重要的市场,2024 年,美国市场占苹果全球 iPhone 出货量的约 28%。此前,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最高达 145%,其中包括对智能手机征收 20% 的关税,尽管近期部分电子产品如手机暂时获得豁免,但这一豁免似乎只是暂时的。此外,特朗普还提议对半导体密集型产品征收新税,这可能影响苹果的整个产品线。为了规避这些风险,苹果正加速推进供应链多元化战略,印度成为其重点布局的对象。
在截至今年 3 月的 12 个月里,苹果在印度组装的 iPhone 价值达 220 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近 60%,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 iPhone 在印度生产。这一增长态势表明苹果及其供应商正加速从中国向印度的生产转移。印度制造的 iPhone 大多在富士康位于印度南部的工厂组装,塔塔集团旗下的电子制造子公司也是重要供应商,该公司收购了纬创在印度的业务并接管了和硕的生产运营。苹果计划到 2026 年在印度实现每年生产超 6000 万部 iPhone,较目前产量翻倍。为实现这一目标,苹果与富士康等合作伙伴正积极扩大在印度的产能。富士康计划到 2025 年将印度的 iPhone 产量翻一番,目标为每年生产 2500 万至 3000 万台。
尽管苹果在印度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仍面临诸多挑战。iPhone 的生产需要庞大而复杂的供应链支持,虽然组装是最后一步,但苹果在零部件供应方面仍严重依赖中国供应商。据估算,要将苹果 10% 的产能从中国转移出去可能需要长达八年时间。将整个供应链转移至印度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此外,印度工厂在生产效率、产品良率等方面与中国工厂相比仍有差距。此前有媒体报道,印度工厂生产的 iPhone 不良率比中国高出不少,当地工程师处理复杂组件的经验相对匮乏。例如,塔塔集团在生产 iPhone 金属外壳时曾出现瑕疵问题,工厂还不时出现工人罢工、生产线着火等状况。
苹果将美国市场 iPhone 生产全面转向印度,将重塑全球智能手机供应链格局。这一转变可能促使更多电子企业重新审视其供应链布局,加速向印度等地区转移。对于印度而言,有望进一步推动其电子制造业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然而,印度也需加快完善供应链体系,提升生产能力和效率,以满足苹果等企业的大规模生产需求。对于中国而言,虽然苹果的转移计划会对相关产业链产生一定冲击,但中国完整的产业生态、高效的生产能力以及庞大的消费市场,仍将使其在全球电子产业供应链中保持重要地位。苹果前 CEO 库克曾强调中国制造的 “技能密度” 优势,即人才、供应链和工业体系相结合形成的独特竞争力。而且,苹果部分高端机型的生产仍保留在中国,短期内中国在苹果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难以被完全取代。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