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我是楼观,咱接着聊点关乎咱老百姓“钱袋子”和“房子”的大事儿。这两天,高层开了一个顶顶重要的会——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
这可不是一般的月度例会,它属于全年四次经济“大考”中最关键的那场“年中总结”。
说白了,就是给上半年经济把把脉,给下半年乃至更远的将来开方子。你发现没?这次会议通稿字数不多,但字字珠玑,句句砸在关键点上!
核心就围绕两个词:“四稳”和“双环”。这俩词儿,可藏着未来几年咱经济生活的密码。
“四稳”是啥?简单粗暴: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听着都懂,但具体咋回事?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
稳就业:这最实在!就是想法子多创造工作岗位。比如,那个投资上万亿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水电工程,听着宏大,背后可是能吸纳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建筑、制造工人就业的“大饭碗”!
还有专门针对毕业生的“百万就业见习计划”,就是拉上企业一块儿,给年轻人铺路搭桥。说白了,国家在铆足了劲“扩工扩产”,让大家有活干、有钱赚。
稳企业:企业稳了,就业才有根基。现在日子难熬,咋办?降税、给技术补贴!核心就是帮企业降低成本,扛过这段“下行期”。
你想啊,企业能喘过气,才能留住人、招新人。所以稳就业和稳企业,就像一对亲兄弟,谁也离不开谁。
稳市场:这个“市场”,特指金融市场,是咱普通人平时不太直接接触,但影响深远的“大动脉”。它稳不稳,关键看三点:
银行系统稳不稳?别惊讶,现在大部分上市银行的净息差(赚钱能力)都快低于不良资产率了,利润薄得像纸!
这可不是小事,银行要是“病”了,整个经济都得“咳嗽”。所以,首要任务是让银行系统恢复“造血”能力。
房地产市场稳不稳?这是重头戏!会议提了“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但这只是“面子”。真正的“里子”,是稳住房价这个金融体系的“压舱石”!
为啥?看看数据:房地产中长期贷款在减少,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7%!这直接导致银行手里的抵押物(房子)价值缩水,不良资产率蹭蹭涨,快摸到安全边界了。
稳住房地产,核心是稳住金融抵押物的价值,防止它对整个金融业造成系统性冲击。这块儿不稳,金融市场的稳定就无从谈起。
大宗商品市场稳不稳?钢铁、有色、建材这些“工业粮食”的价格不能大起大落。你看工业部7月刚说要反“内卷”,稳住十大重点行业,大宗商品价格应声上涨。
这价格传导顺畅了,能源、建筑这些企业才能安心生产。稳大宗,也是托底新旧产能平稳过渡的关键一环。
稳预期:这个有点“玄”,但很重要!就是给大家伙儿信心,扭转悲观情绪。怎么稳?不断释放利好!所以会议再次强调“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翻译成大白话:要“放水养鱼”了!具体咋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别让钱在银行空转)、降低LPR(政策利率)、加快发政府债券(上半年额度用了70%,剩下30%在路上呢)。
最近各地撒的生育补贴,每年千亿级别,就是这“宽松”信号的体现。信心比黄金贵,国家懂!
聊完“四稳”,再看“双环”——就是咱常听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内循环(提振内需):这事儿喊了很久,从发消费券、涨最低工资,到新能源车补贴、生育补贴,招式百变。核心就一条:让大家敢花钱、有钱花!前头说的“四稳”,其实都是在为内需打基础。
只要发钱的力度够大、稳就业稳企业的效果够实,内需自然就起来了。这和我们房产息息相关,内需旺了,改善型需求、商业地产活力才有支撑。
外循环(出口):这块儿咱盯紧两点:关税谈判的进展,还有东西方大国间的会晤气氛。如果这两边都传来好消息,那不仅“十四五”能漂亮收官,“十五五”的起点也会更高。经济是盘大棋,环环相扣。
最后,我想多说两句。看看现在的家底:GDP130万亿,M2(广义货币供应量)330万亿。按2035年远景目标(GDP翻番),到时候GDP得超200万亿,M2很可能奔着600万亿去!这数字听着吓人?
别慌,想想历史:2014年GDP63万亿,M2122万亿;2015年GDP68万亿,M2139万亿。那会儿是“十二五”收官,也经历了不少挑战,但咱不是也挺过来了?
站在2025年(“十四五”收官)的门槛上,看“十五五”的未来,迷茫是人之常情。但老张的经验是:未来其实就写在国家定调的红头文件里,一直如此。
这次年中大会定下的“四稳”和“双环”,就是未来几年经济发展的主心骨,特别是稳市场里对房地产金融属性的强调,对我们理解房市走向至关重要。
看不清路的时候,多看看这些“风向标”,心里就踏实多了。咱们普通人,看懂大势,才能守好钱袋子,选对安家路!你说是不?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