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脸还是长脸?逆水寒入选2025非遗传承创新实践案例

年轻人往往叛逆,当听到领导或者主流媒体表扬自己的时候,内心感受往往不是欢欣鼓舞,而是有一点点“反感”,甚至会有些手足无措,这种现象,被巧妙地归结为“被夸羞耻症”。

因此,当年轻人喜欢玩的游戏被央视、人民网这样的主流媒体高度赞誉的时候,有着“被夸羞耻症”的年轻人,也会陷入一种矛盾,不知道自己是“丢脸”还是“张脸”。而这样的“窘境”,正发生在《逆水寒》手游的玩家群体中。

前不久,人民网发布了专题报道,表彰了网易游戏以游戏为媒介,探索传统文化的表达新方式,用数字技术传承和实践非遗文化的行为。而被表彰的对象,就是网易旗下的国民级爆款,《逆水寒》手游。

面对人民网这样的“国家级”主流媒体的点名夸赞,《逆水寒》手游的玩家们自然是相当兴奋的,有玩家当即表示“是谁有被人民网表扬了?原来是逆子啊!”而于此同时,也有一些玩家表示:《逆水寒》手游,你真实一边给我丢脸,一边给我张脸啊。

玩家觉得游戏给自己“丢脸”,大抵是因为玩游戏这件事即便变得再普遍不过,但依旧是有些“不能摆上台面说”的。毕竟在过去几十年中,游戏是一直被当作洪水猛兽看待的,年轻玩家即便表现的再不在乎,但是再面对传统媒体和长辈的时候,也多少会有些羞于表示自己喜欢玩游戏。

但与此同时,玩家们依然会乐见自己喜欢的游戏被认可,这样自己也会感到与有荣焉,偏偏《逆水寒》手游在受表扬这件事上,可太“熟门熟路”了。

《逆水寒》手游自上市以来,就因为热心公益、致力于传统文化和国风美学的数字化传播,被央视、新华社等官方媒体多次表扬,成为了 “数字国风”绝对的新标杆。游戏中不但用现代化的数字技术完美的还原了汴京、杭州等宋朝时期著名的历史名城,还将三清山、孔庙等文化景点也完美的搬迁到游戏内,让玩家们能够足不出户的就领略中国大好河山。

在传统文化的传播方面,《逆水寒》手游更是别出心裁,问世两年时间,它就已经吸引了十几个国民级品牌联动、让十余位非遗传承人为自己做文化代言,将大量非遗级传统文化内容融入自身,向玩家们传达了传统文化之美。

像是此次被人民网表扬的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的数字化联动,就发生在2024年的春节期间。当时《逆水寒》手游找到了蔚县剪纸项目的非遗传承人周淑英女士,以她为游戏涉及的剪纸图案为元素,用“贴花”的形式,打造了别具特色与节日氛围的游戏时装“春梢剪锦”时装,让玩家们可以用低至6元的价格入手,近距离接触非遗传承,感受传统艺术之美。

当你在游戏中拥有了这么有深度的非遗传承时装外观,并且被人民网表扬的时候,你会不会产生既想大声宣布你玩这款游戏,又有些害羞的两难心境?这个时候,丢脸还是长脸,就成为这些年轻人不得不纠结的大难题了。

那么,你是怎么看待《逆水寒》手游让玩家又丢脸又张脸这件事的呢?说说你的想法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9

标签:游戏   丢脸   案例   传统文化   蔚县   人民网   玩家   剪纸   年轻人   媒体   时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