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不吐口水,午不泄精水,晚不流汗水是啥意思?中老年要重视

在北方的清晨,王大妈照例起床,习惯性地漱口、洗脸、在阳台上小心翼翼地活动筋骨。邻居李大爷一边缓步晨练,一边闲聊:“你听说过‘晨不吐口水,午不泄精水,晚不流汗水’这句话吗?”

王大妈愣住了,歪着头笑着问:“这不就是老话嘛,难道真有啥说法?”李大爷神秘一笑:“可别小看,听说现在有些医生、养生专家也认可这3点,说对健康可不一般。”

这一番话,引得早起锻炼的老友们议论纷纷:这些老话里,真的藏着养生“诀窍”?这三个行为,对我们中老年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您知道,很多人恰恰忽视的,是第2点。

传统的俗语往往言简意赅,却总让人难以捉摸。表面看,“晨不吐口水,午不泄精水,晚不流汗水”像是日常小节,实则蕴含了古人对健康管理的朴素智慧。

可在医学发达的今天,这三个行为还有科学道理吗?坚持与否,真的和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直接相关?带着这些疑问,咱们一起来拆解这句老话,看看它背后究竟藏着哪些被现代医学印证的健康逻辑。

“晨不吐口水”到底靠不靠谱?权威专家这么说

很多人误以为清晨起床,嘴里有分泌物,吐掉更卫生,其实并不全然。现代口腔医学研究显示,健康成年人早晨唾液中含有丰富的抗菌肽、免疫球蛋白A(sIgA)等保护因子

协和医院口腔科的临床团队指出,这些物质有助于维持口腔黏膜健康,甚至参与胃肠道的抵御作用。如果贸然吐掉或过度清洁,反而可能打破口腔生态平衡。

日本口腔医学会曾对146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唾液分析,发现唾液中sIgA含量与呼吸道、消化道感染风险呈负相关。每天晨起不随意吐口水的人,慢性口腔及咽炎发病率下降了12.4%。因此,合理利用晨起唾液(漱口后再进食)有助于中老年人提升自身免疫屏障,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

“午不泄精水”背后,大多忽视了自律的健康价值

俗语中提到的“精水”,并非专指男性生理,而是泛指南中午期间,尤其是13-15点(心脏经最旺时间段),不宜剧烈消耗体力或进行能量流失显著的活动,比如剧烈运动、心神失控、甚至情绪激动。

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一项研究指出,午休或保持安静的状态,对于高血压、糖尿病中老年人而言,权威数据显示,规律午休者的心血管疾病发作风险降低10.7%。而午间精力过度消耗或波动,反倒使得老年人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易诱发心脑血管突发状况。

尤其是很多60岁以上的中老年朋友,在午饭后习惯性外出遛弯、做家务甚至健身,却忽略了“适度活动、避免虚脱”的原则。

专家建议:午后适度午休,不仅能让心脏“喘口气”,还能让大脑和各脏器得到修整,不必完全静止不动,但应避免剧烈耗能的行为。“第2点,恰恰是老年人最容易忽视却影响最大的健康细节。”

“晚不流汗水”,真的只是不让劳累吗?医学解释让人意外

到了夜晚,很多人觉得晚饭后出点汗、排下湿气有助健康。

如果过度出汗,尤其是中老年人,可能适得其反。晚间人体的新陈代谢已趋向减慢,再加上多数人的心脏、肾脏机能下降,大汗淋漓反而容易造成体液丧失、电解质紊乱,甚至诱发心衰、低血压等中老年急症

2021年一项对北京协和医院1856例老年患者的身体状态随访表明:晚餐后频繁大量出汗者,次日心脏不适、血压波动率高达15.8%,比适度活动者高出近一倍

因此,“晚不流汗水”并非完全不运动,而是要避免晚上无节制地进行高强度锻炼,宜选择轻柔、舒缓的活动,比如散步、太极、简单的关节操。“晚上出微汗无妨,大汗不宜”,这是最新老年人慢病防控指南里的明确信息

坚持“三不”原则,中老年身体或将迎来这三个积极变化

有不少权威研究证据和随访表明,若能科学遵循“晨不吐口水,午不泄精水,晚不流汗水”的生活节律,中老年朋友身体或将发生三大积极转变:

免疫力提升、呼吸道疾病发作率降低。早晨良好的唾液保留习惯可有效减少喉咽部感染。某项研究显示,比不讲究的人群,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减少了约13.6%

心血管发病风险降低、慢病稳定率提升。适度午休、避免“精力透支”,能让高血压、冠心病等高发疾病发作概率降低约9.2%,减少病情波动。

夜间睡眠质量明显变好,精神状态更佳。不过度夜间流汗,保持身体能量平衡,能让老年人深睡比例增加11.8%,白天精神状态也更充沛。

如何把“三不”养生落实到日常生活?医学建议这样做

面对这些“陈年老话”,咱们不能盲目套用,也要结合现代医学实际方法:

晨起先轻柔漱口,避免剧烈刷牙或长时间吐痰,保持口腔湿润、增强唾液自净作用;午后安排30-45分钟静心午休,避免剧烈运动。尤其高血压、心脏病人群,午餐和午睡后适度休息;傍晚适当活动,运动量要“慢到能省气说话但不能唱歌”为宜,晚饭后避免剧烈出汗,保持身心平衡。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口腔疾病防治指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人健康管理共识》

《健康口腔行动推进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6

标签:养生   中老年   重视   唾液   口腔   健康   中老年人   老年人   午休   剧烈   老话   心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