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端午节,牢记“吃三食,做三事”,老传统并非迷信!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端午节就要来临了,端午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受到了不少人的重视和关注,如果对端午节有所了解的话,就会知道端午节从开始至今已经存在了差不多2000多年的时间,按照老祖宗的传统,端午节来临之际,要吃三食,做三事,只有这样才能平平安安的度过端午。
一、端午吃三食
1、吃五黄
很多地区都有端午节吃五黄的说法,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就是因为端午节是一年当中阳气最盛的阶段,也是五毒活动最频繁的时期,为避免被毒虫侵害,老百姓们便想出了着吃五黄的办法。所谓的五黄指的是黄瓜,黄鱼,黄鳝,咸鸭蛋,雄黄酒,有些地区在五黄食物的选择上,也会有一些轻微变动。
2、吃粽子
粽子绝对算得上是端午节的代表性食物了,以前人们都是自己动手进行粽子制作,只需提前准备几片粽叶,一小把糯米再加上各种辅料就可以了。由于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所以制作出来的粽子口味也会有所差异,虽然口味多种多样,但并不影响人们对粽子的喜爱,毕竟粽子可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3、吃时令
除了以上这些东西之外,端午节还会吃一些时令食品,由于每个地方风俗不同,所以在时令食品选择上也会有所差异。就比如江西地区,他们会在端午节当天吃红色茶叶蛋,寓意着往后所有事情都能顺顺利利,红红火火,而在吉林延边地区,则会吃打糕来庆祝端午,打糕的口感甜糯无比,寓意着生活能甜甜蜜蜜。
二、端午做三事
1、划龙舟
说到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莫过于划龙舟了,传说屈原就是在端午节当天投河自尽,老百姓为了让屈原的尸体打捞上来,便纷纷划着船桨来到河里,为了更好的驱赶河内鱼儿,避免他们啃食屈原的尸体,老百姓还特意将船的模样做成了龙头。随着时间流逝,划龙舟也演变成了一种竞赛形式,每当端午节来临人们就会聚到一起进行龙舟比赛,这也让端午的氛围感得到大幅度提升。
2、带五彩绳
在端午来临前,很多人都会在手腕处系上一条五彩绳,千万别小看这个五彩绳,在民间,它又被称之为“长寿线”,可以起到驱邪避灾,保佑平安的作用。之所以会这么说,就是因为在传统观念中,五彩绳的五个颜色分别代表着东南西北中五方神力,将这五方神力积聚一个人身上就能起到庇佑的作用。此外还是要提醒大家五彩绳千万不能随意扔掉,而是要在端午节后的第1个雨天摘下并丢入河里。
3、悬挂艾草
端午前后正是蛇虫鼠蚁大肆繁衍的时节,一旦遭受侵害就可能会引发瘟疫疾病,由于古代医疗条件并不是那么发达,若不小心感染疾病可能会因此丧命。为维持身体健康,老百姓们便想出了用艾草来驱赶蛇虫鼠蚁,只需将新鲜艾草插在门楣处就可以了,艾草能散发出一股特殊的味道,蛇虫鼠蚁闻到这种味道就会四散奔逃。
更新时间:2025-05-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