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媒体一句“克林斯曼可能接手国足”,像往球迷群里扔了颗炮仗。
不是惊喜,是惊吓。
61岁的德国老帅,刚被韩国足协请出门,转身就和中国足协对上眼。
球迷第一反应:别闹了,我们刚把另一位“爷爷级”教练送回家。
年纪大,不是原罪。
问题是克林斯曼的战术标签太刺眼:靠球星单干,阵型随缘,训练放羊。
韩国队在亚洲杯被约旦两球送走的画面,还挂在热搜上。
把同一套思路平移到国足,画面太美不敢想。
足协的算盘其实不难猜。
克林斯曼名气够大,履历闪金光,世界杯冠军、德甲豪门、美国足球拓荒者,随便拎一条都能写进招商PPT。
再加上他六年前就说过“愿意聊聊”,现在赋闲,价格好谈,听起来像捡漏。
可球迷的痛点从来不是教练名头,而是“能不能把球队当人看”。
记不住球员名字、赛前训练量打折、更衣室失控,这些毛病伊万科维奇刚演过一遍,再来一位复刻版,谁受得了?
更尴尬的是,克林斯曼对亚洲足球的“了解”停留在用过孙兴慜。
国足没有孙兴慜,只有一群停球三米远的普通人。
让球星自由发挥?
先问问球答不答应。
当然,合同还没签,一切还有变数。
足协的“考虑”可能只是备胎之一,毕竟申台龙、本托都传过绯闻,最后全黄了。
但球迷的耐心余额已经见底:选帅别再像菜市场关门前的甩卖,谁便宜谁拿走。
如果非要给这条绯闻找个积极角度,大概是提醒了大家——国足的问题从来不是教练一个人。
换帅像换头像,看着新鲜,点进去还是原来的群聊。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