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一起聊天时,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还要再生一个吧!”
有些人,会犹犹豫豫说,不生了。
而有些人,会态度坚决地说:“不生了!”
那些犹犹豫豫的,一般都是有条件,家里也有后盾,再来一个孩子,家庭能承受得住。
而那些态度坚决的,除了年龄问题外,大部分人,都是自己带娃,实在没时间和精力再养育一个了。
这就是“有老人带娃”和“没老人带娃”的区别,它能直接影响,父母“要不要再生个孩子”的决心。
除此之外,老人帮不帮忙带娃,还有啥区别呢?
一:状态不同
我身边一位宝妈,已经37岁了,当听到她怀孕的消息时,我都惊呆了。
毕竟,她年纪已经不小了,而且她老公经常出差,一去十天半个月是常态。
她自己还带个孩子,上幼儿园,每天早晚要接送、做饭。她再怀孕,谁照顾她?谁照顾孩子?
当我看到她公婆都搬过来后,我明白了,这就是人家要二胎的底气。
宝妈笑着跟我说:
“公公婆婆都已经分好工了,婆婆负责照顾我和小宝,公公负责照顾大宝。我安心生养就是了。”
她公婆也确实很不错,把家里安排得井井有条,不用宝妈操心。
有老人带娃,父母对于要不要二胎,会更从容一些。
老人帮一把,他们就不会那么手忙脚乱,也不会因为孩子的到来而打乱生活、工作节奏。
至少,老公该赚钱赚钱,老婆如果想重返职场,等孩子大一点,照样能回去。
但如果,家里没有老人带娃,就又是另一番场景。
我一个表姐,公婆都去世了,她好不容易把大宝拉扯到上小学,自己找了个兼职。
可这兼职还没干多久,就又怀孕了。
老公得努力上班赚钱,基本顾不上家里。她生完二胎后的状态,就是:
早起做饭,送大宝上学;
回来哄二宝、出去买菜、接着准备中饭;
做好饭接大宝回,带俩娃;
洗碗做家务后送大宝去学校,回来继续带娃;
带娃、去接老大,回来接着做晚饭;
一边哄二宝一边陪大宝做作业,做完作业忙洗漱;
好不容易把两个孩子都哄睡了,她才有时间收拾碗筷、打扫卫生。
她感觉,自己就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转,没有停歇,每天累到瘫软。这种日子,她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有老人带娃和没老人带娃,父母的生活状态,差距不止一点点。
二:经济压力不同
有没有老人帮忙带娃,还有一点是,父母经济压力不同。
我问过身边有老人带娃的家庭,他们每个月给老人的钱,基本就是固定的生活费,很少会额外给“工资”。
最多,他们平时会给老人买些东西。
也就是说,老人带娃,基本是“免费”帮衬子女,并没有给他们增添负担。
夫妻两个人都可以安心上班,赚的钱,只需要支付日常开支就行。
他们的经济压力,相对轻一些。
而没有老人带娃的家庭,如果父母双方都必须工作,那没办法,只能请保姆。
我邻居宝妈就请的保姆带娃,她苦笑着说:“我每个月赚的钱,都给保姆发工资了。”
可没办法,她的工作不能丢,只能先熬着,等孩子上学就好了。
他们平时,还要供房子、车子,孩子的东西也不能省,所以平时,一家子过得紧巴巴。
有老人带娃,真的能为一个家省去一大笔开支。也正是有他们做后盾,年轻夫妻才敢放手去拼搏,让家越过越好。
三:家庭关系不同
很多宝妈开玩笑说:
“要是老人带娃,话少、事儿不多、不过多干涉我们就好了。”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他们只埋头干活,不指手画脚。
嗯......这样的老人,多吗?
不多。
你享受了老人提供的权利,那相应的,你也得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比如,接受老人的唠叨和干涉。
我就经常听朋友们抱怨说:
“我婆婆,每天一大早起来,嘴巴就没停过。
一会说孩子死不性急,一会说我们惯着孩子,一会又说地上的东西她不收就没人收。她就算不收,我看见了我也会收啊!”
也有朋友说:
“我买快递,从来不敢往家里拿,得在外面拆了放包里才能带回去。不然,我婆婆会一直念叨‘少买点东西,你们得省着点花’。”
还有说:
“我不让孩子玩手机,爷爷偷偷拿手机给他玩,孩子去测视力都快近视了。
平时老人没事就给买糖,现在孩子牙齿全长蛀牙。我都无语了。”
与老人相处,他为家庭付出了、操心了。难免的,他就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管孩子,甚至管我们。
而我们又觉得,我们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我们有自己的育儿理念,不想再被老人管着,也不想孩子被老人“带跑偏”。
相处久了,就会生出很多嫌隙和矛盾。
总之,老人带娃,就像硬币的两面,它能让我们省心很多,同时,也会考验我们处理家庭关系的能力。
你家是有老人带娃,还是没有老人带娃呢?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