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学者发出警告: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国家,极有可能是美国

“美国,这个长期被视为犹太人避风港的国家,可能成为下一个对犹太人实施大规模屠杀的地方”。这话听起来耸人听闻,但背后的逻辑却并非空穴来风。这是一位研究反犹主义的历史学家雅各布·科恩,基于对美国社会现状和历史趋势的深入观察提出的观点。

雅各布·科恩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呢?这还得从他的个人经历讲起。

1952年,雅各布·科恩出生于大屠杀幸存者家庭当中,从小就浸润在犹太民族苦难的记忆中。他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长期在特拉维夫大学任教,专注于反犹主义和犹太民族历史的研究。他曾多次提到,历史上每一次反犹浪潮的兴起,都伴随着社会分裂、经济衰退和极端主义的抬头。而如今的美国,似乎正在重蹈这些危险的覆辙。

让我们先来看看美国当下的反犹主义现状。近年来,美国的反犹事件呈现令人担忧的上升趋势。根据反诽谤联盟(ADL)的最新数据,2024年美国反犹事件数量比2023年增长了近30%,达到约3800起,创下历史新高。这些事件包括从街头辱骂到涂鸦侮辱性符号,甚至是暴力袭击。比如,2024年纽约市布鲁克林的犹太社区接连发生多起针对犹太教堂的破坏事件,引发了当地居民的恐慌。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事件不再局限于边缘群体,而是逐渐渗透到主流社会。一些知名高校校园内,反犹标语和抗议活动频频出现,部分学生甚至公开表达对犹太人的敌意。这种现象让人不禁联想起20世纪初欧洲反犹浪潮的早期征兆。

为什么反犹主义在美国会如此迅速抬头?答案或许藏在社会撕裂的深层裂缝中。美国近年来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政治极化和经济不平等。特朗普上台后,国内政策的两极分化加剧,种族、宗教和移民问题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2025年初,特朗普推动的关税和贸易政策进一步加剧了经济不确定性,低收入群体的不满情绪被点燃。反犹主义往往在社会不稳定时找到滋生的土壤。正如科恩所指出的,历史上,犹太人常被当作经济困境的替罪羊。

19世纪末的欧洲如此,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更是如此。如今,美国社会的不满情绪正在被某些极端团体利用,他们将犹太人塑造成“操控经济”或“掌控权力”的阴谋论形象。这种叙事虽然荒诞,却在网络时代被迅速放大。

说到网络,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简直不容忽视。平台上充斥着各种反犹阴谋论,从“犹太人控制全球金融”到“犹太人操纵媒体”,这些毫无根据的言论在某些圈子里却被奉为真理。根据2024年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约有25%的美国成年人表示他们至少部分相信这些阴谋论。这一数据令人震惊,因为它表明反犹主义不再是小众的偏见,而是开始侵蚀更广泛的公众认知。X平台上,类似内容的传播尤为猖獗。一些匿名账号通过短视频和帖子散布仇恨言论,吸引了大量关注。科恩警告说,这种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是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它让反犹情绪像野火一样蔓延,防不胜防。

当然,美国的反犹主义并非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回顾历史,类似的苗头早已存在。1913年的利奥·弗兰克案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弗兰克,一位美国犹太裔商人,被指控谋杀一名少女,最终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被私刑处死。这起事件暴露了当时美国南部的反犹情绪,也为后来的反犹暴力埋下了伏笔。科恩在他的研究中提到,弗兰克案的发生正值美国经济低迷和社会动荡时期,这与今天的情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今,美国经济虽然表面上保持增长,但贫富差距的扩大和中产阶级的萎缩,让许多人感到愤怒和无助。在这种背景下,犹太人再次被某些群体当作攻击目标。

然而,仅仅将问题归咎于经济困境未免过于简单。政治因素同样在反犹主义的升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近年来,美国两党在以色列问题上的分歧日益加深。民主党内部的一些进步派对以色列的政策持批评态度,甚至公开质疑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这种批评有时被极端分子扭曲为对整个犹太民族的攻击。2024年,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查克·舒默曾警告,政治化以色列问题可能损害犹太社区的利益。而共和党方面,特朗普的一些支持者则将反犹主义与极右翼的民族主义情绪捆绑在一起。两极化的政治氛围让犹太人夹在中间,成为双方攻击的靶子。

更令人担忧的是,反犹主义正在从边缘走向主流。2023年10月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袭击引发了新一轮巴以冲突,美国国内的抗议活动随之激增。一些抗议者将矛头指向美国犹太人,指责他们为以色列的政策“背书”。这种以偏概全的逻辑显然不公平,但却在部分群体中引发了共鸣。科恩指出,这种将地缘政治冲突与本地犹太社区混为一谈的做法,正是反犹主义扩散的温床。历史上,欧洲的犹太人就曾因类似的原因被集体妖魔化,最终导致了悲剧性的后果。

面对这样的趋势,科恩的警告显得尤为迫切。他认为,美国若不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反犹主义的蔓延,可能重蹈欧洲的覆辙。历史告诉我们,反犹主义一旦失控,其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纳粹通过宣传机器将犹太人塑造成“国家敌人”,最终导致了600万犹太人的悲惨命运。科恩强调,当前美国的反犹情绪虽然尚未达到那样的极端程度,但其发展速度令人担忧。尤其是当社会信任崩塌、极端主义抬头时,任何可能性都不应被排除。

那么,美国社会该如何应对这一危机?首先,教育是关键。反犹主义的根源往往是无知和偏见。通过在学校和社区推广关于犹太历史和文化的教育,可以有效减少误解和敌意。美国一些州已经开始试点此类项目,比如加州在2023年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中学课程中加入大屠杀教育内容。这种努力虽然初见成效,但覆盖面仍然有限。其次,社交媒体平台需要承担更多责任。政府和科技公司应合作加强对仇恨言论的监管,同时避免过度限制言论自由。这是一个棘手的平衡,但绝非不可能实现。2024年,X平台宣布将投入更多资源用于内容审核,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实际效果仍有待观察。

此外,犹太社区自身的应对策略也至关重要。美国犹太人长期以来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也让他们更容易成为攻击目标。一些犹太组织已经开始加强社区安全措施,比如增加对犹太教堂和学校的安保投入。同时,犹太社区也在积极与其他少数族裔团体合作,共同对抗种族主义和仇恨犯罪。这种跨族裔的团结或许是应对反犹主义的最佳方式之一。毕竟,仇恨的本质是分裂,而团结则是对抗它的最有力武器。

当然,科恩的警告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他的观点过于悲观,甚至有“危言耸听”之嫌。美国毕竟是一个以多元文化著称的国家,犹太人在这里享有相对平等的权利和自由。过去几十年,美国一直是全球犹太人最安全的家园之一。从好莱坞到华尔街,犹太人在美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功。难道这一切会轻易被颠覆吗?科恩的回答是,历史从来不以“理所当然”为依据。繁荣与安全往往是脆弱的,一旦社会信任瓦解,任何悲剧都有可能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科恩的警告并非仅仅针对美国。他在研究中反复强调,反犹主义是一种全球性现象。2024年,欧洲的反犹事件同样呈上升趋势,法国和德国的犹太社区频频遭受攻击。在中东,巴以冲突的持续升级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反犹情绪。科恩认为,美国的情况之所以尤其令人担忧,是因为它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影响力。如果连美国都无法遏制反犹主义的蔓延,其他国家的情况可能更加堪忧。

回到美国国内,反犹主义的抬头还与更广泛的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比如,枪支暴力问题为反犹主义增添了新的危险性。2024年,美国枪支暴力事件创下新高,部分针对犹太社区的袭击涉及枪支使用。这让人想起2018年匹兹堡犹太教堂枪击案,11名无辜者丧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反犹暴力事件之一。科恩警告,如果枪支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反犹暴力可能会变得更加致命。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单纯的悲观无济于事。科恩的警告更多是一种警钟,提醒人们正视问题并采取行动。美国社会的韧性不容小觑。从民权运动到性别平等,美国一次次证明了它有能力克服分裂和偏见。但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社区、媒体乃至每一个普通人都应承担起责任,共同对抗仇恨和分裂。正如科恩在一次演讲中所说:“历史不是宿命,而是选择。我们今天的选择,决定了明天的命运。”

事实上,反犹主义从未真正消失,它只是以不同的面目在不同的时代出现。美国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灯塔,理应成为对抗仇恨的先锋,而不是成为下一个悲剧的舞台。科恩的警告或许听起来刺耳,但它提醒我们,自由与安全从来不是理所当然的。唯有正视问题、不做有损于全人类的勾当,我们才能确保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参考文献:**

1. 反诽谤联盟(ADL),2024年美国反犹事件报告

2. 皮尤研究中心,2024年美国公众对阴谋论的态度调查

3. 雅各布·科恩,《反犹主义的历史与现代趋势》,特拉维夫大学出版社,2023年

4. 纽约时报,2025年7月3日

5. BBC中文网,2025年6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历史   以色列   美国   犹太人   学者   国家   犹太   主义   社会   社区   欧洲   事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