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中国半导体自主可控的中芯国际,除了既有28纳米以上制程外,不得不重金投入14纳米、7纳米制程研发量产。
其他厂商加速28纳米以上成熟制程产能扩充,导致供需失衡、杀价抢单,代工报价崩跌。
和业界预期一致,中国晶圆代工厂商2024年获利大幅下滑,中芯国际获利崩盘,华虹半导体从盈利转为亏损。
这两大芯片巨头没能逃脱,做得越多,亏损越多,赔钱越多的结局。
中芯国际利润暴跌
2024年,中芯国际营收超过80亿美元,同比增长28%。这也是公司收入首次超过80亿美元。
利润4.9亿美元,比起2023年的9亿美元,下滑超过45%。
下滑的原因是投资收入和财务收入的减少。
预期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长6%-8%,同时在外部环境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预计未来一年的收入增长将高于同类市场的行业平均水平。
去年平均产能利用率85.6%,第四季度产能利用率下降到85.5%,其中第三季度产能利用率90.4%。
由于需求不佳,产能利用率也出现下滑。
从应用类型来看,智能手机收入占比24%,计算机和平板收入为19%,消费电子收入为40%。
毛利率为18%,实在是有点太低。
要知道台积电的毛利率通常都在56%左右,差距巨大。
中芯国际还处在扩产阶段,在深圳、上海临港、北京、天津建设晶圆厂,产能还要持续扩大。
由此造成的折旧和摊销费用也是同比增加21%。
虽然中芯国际强调不会主动降低价格,维持定价策略,必要情况下和战略客户一起直面价格竞争,但在需求疲软、缺乏订单的时候,如果不降价,恐怕很难保证产能利用率。
因为台积电在成熟制程方面都是让利措施,投片量达到一定规模的客户都能获得价格折扣,希望吸引更多客户。
相比之下,先进制程缺乏竞争对手,台积电一般都是涨价策略,客户也没有选择,只能转移成本到消费者。
华虹半导体由盈转亏
作为中国第二大芯片工厂,华虹半导体在2024年更惨了。
营收20亿美元,同比下降12%。
毛利率10.2%,同比下降11.1%。
更恐怖的是,净利润5810万美元,2023年为2.8亿美元,同比下滑79%。
第四季度净利润亏损2520万美元。近三年首次出现单季度净利润亏损。
经营支出3.6亿美元,同比增长8.4%,主要是研发和新工厂运营费用上升。
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约在5.3亿美元至5.5亿美元之间;毛利率约在9%至11%之间。
2024年第四季度来自于中国收入4.5亿美元,占83.7%,同比增长23%;来自北美收入4810万美元,同比增长30.7%。
中国客户为华虹半导体的主要收入来源。
华虹半导体认为,第四季度收入增加主要得益于付运晶圆数量上升,部分被平均销售价格下降所抵消。
市场需求复杂多变,消费领域复苏、部分新兴应用市场快速成长,带动图像传感器、电源管理等平台表现良好,但中高端功率器件的需求仍待改善。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仍保持了营收与产能的稳定,整体业绩呈现逐季提升趋势。
全年平均产能利用率接近100%,在全球晶圆代工企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无锡第二条12英寸产线顺利建成投产,标志着公司在战略发展路上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25年将围绕新工艺平台和各工艺平台的迭代加强研发投入,扩大新产线的产能,围绕关键新兴产业不断变化的需求,继续与国内外重点客户建立战略合作,进一步夯实公司在特色工艺晶圆代工领域的领先地位。
来源:芯调查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