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休闲零食品牌良品铺子因一则“反常识”宣传图陷入舆论漩涡。有网友发现,其电商平台一款“四粒红花生”产品的详情页中,花生果实被描绘成悬挂枝头的模样,与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生物学特性完全相悖。更离谱的是,配套宣传图中还出现“人高花生苗”“花生比土豆大”“收割机收割花生” 等不符合实际种植场景的画面。
事件发酵后,良品铺子迅速回应称,问题源于“错误使用AI生成的图片素材”,承认工作疏忽引发误解,并已紧急替换相关页面,启动全平台宣传材料科学性核查,同时升级内容审核机制。截至发稿,淘宝、京东等平台的涉事产品图片已更新,但网友质疑声仍未平息:“连小学生都知道花生长在土里,审图的人去哪了?”“所谓‘甄选吉林扶余花生’的描述,是不是也和图片一样靠AI编的?”。
此次风波暴露了企业对AI工具的过度依赖。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不少品牌为“降本增效”,用AI替代摄影师、美工等岗位,但忽视了技术局限性。常规宣传图需实地拍摄、专业美化和多层审核,而良品铺子此次直接采用未经核验的AI生图,导致“降本”变“增笑”,品牌信任感受损。值得注意的是,事件发生当日,良品铺子股价微跌0.6%,总市值53.21亿元,市场对其管理能力的担忧可见一斑。(转载自AI普瑞斯)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