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晚,美国白宫,一纸关税公告横空出世。
特朗普亲自拍板,对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征新关税,从10%到41%不等,正式定于8月7日开始执行。
这下,不仅是美国的对手,就连美国的盟友们都倒吸一口凉气。然而只有中国,不仅没被伤到,反而找到了三个发力点。
01、新关税“重拳出击”,对手也打,盟友更狠
这一次,美国的“关税清单”真是无差别攻击。
印度最惨:刚花大价钱谈好的关税协议一夜翻车,因购买俄罗斯能源,被直接拔高关税至25%;
日本和韩国为15%,并且不仅需要对美国零关税,还得掏出一大笔钱来进行投资;
欧盟最伤筋动骨:不仅给予美国产品零关税,还得配套6000亿美元投资、7500亿美元能源采购——经济命脉几乎拱手让人;
巴西表面关税10%,背后对咖啡豆、牛肉、糖加征高达40%的税,总计约50%。
美国盟友叫苦连天,连带对美信任也在崩塌边缘徘徊。
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时,唯独中国的回应,依旧平静。但越平静,越有深意。
白宫高层经济顾问纳瓦罗在一次闭门会议上坦言:“对中国没有胜算。”
这不是空穴来风,中国不仅牢牢把握住稀土这张王牌,还以静制动,找到了三处出手的好机会。
02、特朗普替中国开了三道门
第一处获益:中国借势重建非洲市场,拉开全球发展差距
6月的时候,中方免除了53个非洲国家对华出口商品关税。
这个操作意味着,非洲将拥有比美国产品更低的关税进入中国市场;加深“一带一路”在非洲的落地深耕;塑造一个与美国“重拳压制”截然不同的外交形象。
这一招打出去,不只是拉近中非关系,更是在全球南方市场中,构建了与美相反的国际新规则。
第二处获益:内循环提速,制造业逆势突破
关税本是外压,可谁曾想,竟被中方“借力打力”,用来激活国内市场。
过去几年,中国出口型企业确实面临压力。
但结果却是:
众多企业顺势转向内销市场,开始探索国产替代和消费升级;
特朗普这波关税,反而逼出了中国制造的新路径;
内循环概念从政策走向实践,国产替代正在“静悄悄地提速”。
而且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制造并没有“空心化”,反而在加快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品牌”跃迁。
特朗普本想打压中国制造,没想到亲手替中国砸开了内需大门。
第三处获益:台海局势中的反向加速器
最意外的收获,来自台海问题上。
7月3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台的机械、机床、汽车零部件加征20%关税。
这个决定,如同一记“政治巴掌”,直接打在了台当局的脸上。
其之前高调宣称“美台经济稳固”,如今一纸文件全盘打脸。
岛内工会组织公开质疑:“这不是贸易问题,而是政治背弃。”
随着台当局的“倚美战略”被现实击穿,越来越多民众开始反思:
为什么大陆的经济政策更稳、更实在;
为什么在关键时刻,美国只把他们当棋子。
如今,越来越多的民众反对赖清德的倚美政策,并且希望统一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特朗普这波操作,真是“打谁谁清醒,打得最狠的,反而是自己人”。
03、美国关税一波未平,一地鸡毛
回到美国本土,特朗普看似强势加税,却引发了几大问题:
对华加税推高了进口成本,物价上涨压力回到美国人自己身上;
打压外贸合作国,结果导致制造业成本上升,失业率恐再起波动;
投资人开始撤离欧美市场,寻找更多“中国+”供应链——越南、东盟、非洲再次受益。
与此同时,全球正悄然构建一个新秩序:“不跟美国走”的国家正在团结起来;“不愿做棋子”的国家开始倒向中国阵营;
贸易、科技、能源、规则,中国不再是被动参与者,而是积极制定者。
特朗普本想一招锁死中国全球制造的扩张路径,结果,非洲市场归中方广阔铺展;国内产业被“逼”出转型新节奏;对台问题反向带来统一舆论回流。
可见,不断的推高关税,苦果只能由美国自己承担了。
信息来源:
《特朗普对等关税生效时间延迟一周至8月7日》金融界《「中国网评」20%关税,戳穿赖清德“倚美谋独”迷梦》手机中国网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