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闹越大!汤家凤开喷于东来:买你东西,不代表认可你的价值观!

前几天罗永浩开撕西贝“预制菜”闹得沸沸扬扬。

好不容易西贝道歉,罗永浩熄火,这场“预制菜”风波才平静下来。

可是,素有“考研纪检委”称号的汤家凤在网上怒怼于东来。

近期,关于于东来的一则旧闻再次被翻出,让他瞬间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从此前“力挺西贝预制菜”的争议发言,到最近被重提的“731相关回复”,公众对他言行的质疑不断升级。

他的行为桩桩件件都让大众对其的形象打上了“问号”。

西贝事件,于东来公开站队

9月10日,罗永浩炮轰西贝菜品价高难吃,直指其为预制菜。

贾国龙的回应相当强硬,声称要起诉罗永浩诬陷。

罗永浩则毫不示弱,反手悬赏十万元,全网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证据。

这场争执迅速将“预制菜”这个敏感词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西贝为了自证清白,开启了后厨直播,本想以此平息风波,结果却成了大型“翻车”现场。

直播镜头下,人们没看到想象中的烟火气,没有明火炒锅,取而代之的是电磁炉和几个大型水锅。

厨师长在直播中的介绍,更是坐实了罗永浩的指控。

那些售价不菲的菜品,其背后是令人咋舌的细节。

烤羊排是提前几天备好的,当天卖不完,第二天接着卖。

烤鱼的原料,是保质期长达18个月的冷冻鱼。

更夸张的是,一份儿童餐里的西兰花,保质期竟然有24个月。

而售价上百元的儿童鸡翅,保质期也长达9个月。

所谓的现场烹饪,不过是顾客点单后,将这些预制材料加热,再添上调味料而已。

真相大白后,舆论彻底倒向了罗永浩。

公众的愤怒在于,西贝用高昂的价格,销售的却是成本低廉、几乎没有“锅气”的工业化食品。

一时间,西贝的营业额受到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最终,在9月15日,贾国龙发布道歉信,承认了部分菜品确为预制菜,并承诺进行整改。

罗永浩则表示,他的批评,从来都不只针对西贝一家。

于东来的站队

就在罗永浩与西贝的战况进入白热化阶段时,于东来入场了。

这位凭借胖东来超市的优质服务、高品质商品和善待员工的理念,被无数消费者誉为“商超界天花板”的企业家。

甚至曾因捐款支持航母建设而被称作“大善人”,他的每一次发声都自带巨大的公信力。

而这一次,他把这份宝贵的信誉用错了地方。

9月12日,于东来首次在社交平台发文,语气坚定地表示对西贝的支持。

他在文中感谢西贝以及海底捞等知名餐饮品牌,为消费者提供了“相对放心的餐饮选择”,强调这些企业在食品安全和餐饮服务上的努力值得肯定。

当时,舆论普遍猜测,于东来此番表态,或许与他个人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私交有关.

也有分析认为,作为地方零售巨头的胖东来,本身可能就在使用西贝中央厨房的产品,这让他在立场上难以置身事外。

而他的支持言论很快引发了争议。

随着西贝后厨部分食材保质期异常、存在管理漏洞的细节被媒体曝光,公众对品牌的信任度骤降。

次日,也就是9月13日,于东来悄然删除了自己之前的支持内容,并将社交账号设置为私密,仿佛试图让事件平息。

本以为他会在风波中选择沉默,但事实并非如此。

仅仅两天后的9月15日上午,他再次发文,重申自己对西贝的肯定,并呼吁公众理性看待事件,不应“一棒子打死”企业,而是应关注如何帮助优秀企业改进和完善管理。

这一次发声引来了更多关注,当天罗永浩也做出回应。

罗永浩措辞客气地称,于东来是位值得尊敬的企业家,但同时直言不讳地提醒他,在公共事件面前不能被不实信息误导,也不要被所谓“损友”带偏方向。

风波似乎就此达到高潮。

而下午,于东来第三次发文,不仅重申自己对西贝的支持,更在文中向罗永浩做出劝解,希望他能理解西贝在运营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这一系列反复的发声,让舆论对他的态度产生了质疑,也让公众对他的立场和判断力投以更多疑问。

于东来或许是想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信誉资本,去弥合西贝因产品问题而产生的信任赤字。

他试图将消费者对胖东来这家零售超市的信任,“溢出”到餐饮这个他并不熟悉的领域。

他想用“放心可口”、“希望他走向美好”这样温情的词汇,为一家陷入诚信危机的企业背书。

谁是裁判谁是选手

在这场讨论中,于东来似乎没搞清楚自己的位置。

他错误地将自己定位成一个可以调停是非、呼唤理性的“裁判”,试图用“多一些善念”来化解矛盾。

但他忽略了,这场比赛的规则早已被划定。

早在2024年,国家六部门就联合发文,对预制菜行业进行监管。

文件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更重要的是,强调了餐饮商家必须对是否使用预制菜进行明示,核心就是要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这根本不是一个可以用“包容”、“理解”来模糊处理的地带,而是一条法律法规划出的清晰底线。

公众的期待同样明确,从罗永浩的悬赏,到西贝直播的翻车,再到舆论的一边倒,都清晰地表明,消费者要的是货真价实和透明诚信。

西贝的问题,不是做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说实话的问题。

于东来劝解罗永浩“理解西贝”,实际上是在为西贝的“不透明”行为进行辩护。

这让他瞬间从一个受人尊敬的旁观者,变成了争议漩涡中代表特定立场的“选手”。

他失去了中立性和客观性,也让他试图扮演的“调停者”角色显得无比尴尬。

真正的风暴升级,来自于考研数学名师汤家凤的入场。

这位向来以言辞犀利闻名,素有“考研纪检委”之称的老师,在9月17日晚间,通过抖音视频,将矛头直接对准了于东来。

视频一开头,汤家凤先是肯定了胖东来超市本身,承认其产品质量和服务都做得很好。

但他话锋一转,抛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核心观点:“我们消费者去你胖东来买东西,是因为你的东西好,不等于我们认可你创始人的价值观!”

这句话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开了问题的本质。

汤家凤进一步指出,于东来的发言,只能代表他自己,他不能代表广大消费者。

他强调,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应该把民众的利益放在心上。

这段视频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度,相关话题的点击量惊人,因为它说出了无数人心中的困惑和不满。

消费者对胖东来产品和服务的信任,是一种基于公平交易的商业信任,于东来却试图将其转化为对他个人价值观的无条件认同,并用这份认同去为一个存在明显问题的第三方站台。

于东来的麻烦,并未止步于预制菜风波。

他后续发表的另一条争议言论,更让他长久以来建立的“良心”形象产生了巨大的裂痕。

当时,一部名为《731》的电影选择在9月18日,也就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这一天公映。

对此,于东来发表了这样的看法:“传播美好比传播仇恨更能使人走向光明。”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无数网友批评他漠视历史、淡忘国耻,认为在民族伤痛面前,谈论所谓的“美好”与“光明”,是一种极其不合时宜的轻佻。

网络上,“于东来亲手把自己打下凡尘”、“三观不正”的负面评价开始蔓延。

正如汤家凤所言,企业家最大的本分,是“把老百姓放在心上”,而这种“放在心上”,最终应该体现在实实在在的产品、透明的服务和负责任的行动上,而不是试图用言论去引领甚至规训消费者。

说到底,企业家不是圣人,消费者也并非信徒。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参考信息:红星新闻——2025年9月13日——于东来账号设为私密状态

鲁中晨报——2025年9月15日——于东来再发声

抖音——9月17日考研名师汤家凤喊话于东来:你的表态可以代表你自己,代表不了别人。评判的标准不是你企业规模有多大?你老板的身家有多少?而是有没有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上。

新浪财经——2025年9月19日——力挺西贝后,胖东来老板又“翻车”了,这次是点评电影731!

百度百科——于东来——人物事件、力挺西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6

标签:科技   价值观   东西   汤家凤   于东来   东来   消费者   舆论   公众   风波   发文   保质期   企业家   翻车   事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