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叫停谈判,不到24小时,加拿大封杀中企,中方已有言在先

2025年6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投下一枚震撼弹——他宣布立即终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这位刚重返白宫不到半年的总统怒气冲冲地指责加拿大对美国科技公司征收数字服务税是“直接攻击”,扬言一周内将对加拿大商品加征新关税。

不到24小时,加拿大工业部长梅拉妮·乔利突然宣布一道命令:以国家安全为由,勒令中国监控设备巨头海康威视在120天内全面停止在加拿大的运营并关闭所有业务。

这场风暴的源头是加拿大2024年通过的一项税收政策。根据规定,从2025年6月30日起,所有在加拿大年收入超过2000万加元的数字平台企业,无论总部在何处,都必须缴纳3%的数字服务税,且税收追溯至2022年。

首笔税款高达20亿美元,主要针对谷歌、苹果、亚马逊等美国科技巨头。特朗普对此勃然大怒,在社交媒体上将加拿大的行为斥为“公然打劫”,并威胁称:“除非加拿大撤了这税,不然一周内就公布新关税税率”。

加拿大政府最初态度强硬。总理马克·卡尼的团队宣称这是保护本国利益的必要举措。但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加拿大仓皇失措——这个国家75%的出口依赖美国市场,年贸易额超过4000亿美元。美国市场占据了加拿大出口的七成以上。

就在特朗普宣布终止谈判的同一天,加拿大工业部长乔利突然调转枪口,对中国企业海康威视开火。命令要求该公司在120天内完全退出加拿大市场,所有联邦机构停用其设备。

令人玩味的是,加拿大政府没有提供任何具体证据支持其“国家安全风险”的说法。海康威视加拿大公司负责人无奈表示:“我们在当地已经合法运营了近十年,期间从未收到过任何关于安全的投诉,突然间就被加上‘国家安全威胁’的标签”。

更令人质疑的是,加拿大政府并未全面禁止海康产品在民间使用,仅限制政府部门采购,这种选择性禁令暴露了所谓安全风险的逻辑漏洞。海康威视在加拿大的业务规模其实相当有限,年营收仅占其全球总收入的0。3%,约55亿元人民币。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6月29日。加拿大财政部长弗朗索瓦-菲利普·香槟宣布废除数字服务税法案,理由是“推进与美国的贸易谈判”。特朗普团队立即回应,表示将“立即恢复对话”。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的反应迅速而强硬。6月29日,使馆发言人发表声明,对加拿大政府的决定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直指这是“滥用国家力量歧视打压中国企业”。

中方严正警告:“我们坚决反对任何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歧视打压中国企业的错误做法”。使馆发言人强调:“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商务部随即跟进,明确表态:“中方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换取所谓的关税减免。任何此类行为,中方都将坚决反制”。

这些表态并非空穴来风。早在事件发生前,中方已多次强调“反对任何国家以牺牲中国企业利益为代价,去和美国换取好处”。当加拿大还是选择踩过这条红线时,中方的反击如期而至。

海康威视没有坐以待毙。7月7日,该公司正式向加拿大法院申请司法审查,挑战政府的禁令决定。但更实质性的反制来自贸易领域。

就在加拿大宣布针对中国钢铁的新关税措施后,中国将价值37亿美元的农产品订单转向了澳大利亚。这一精准打击导致加拿大8000吨油菜籽在港口堆积如山,出口中国的大豆也被迫延迟60天。

这对加拿大农业构成致命打击。中国原本占加拿大菜籽油出口总量的40%,每年进口超500万吨。萨斯喀彻温省省长莫伊痛心疾首地表示:“我们省的油菜籽产业已沦为政治牺牲品”。

加拿大农民眼睁睁看着装载菜籽的货轮转向巴西,而他们的产品在仓库中积压腐烂。农业领域的损失只是冰山一角——中国在加拿大的锂矿、光伏电站等领域的投资已超过200亿加元,可能成为下一轮反制的重点。

这场风波揭示了加拿大在中美博弈中的尴尬处境。这个国家经济总量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GDP约2。5万亿美元,而中国则达到18。1万亿美元。面对美国的压力,加拿大不得不低头,但其选择的应对方式却是牺牲与中国的关系。

加拿大央行已将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2%下调至0。7%,普通民众正面临30%的物价上涨压力。这种经济困境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外交政策的失败尝试——既未能顶住美国压力,又未能避免激怒中国。

更讽刺的是,加拿大在数字税问题上的退让并未换来美国的实质回报。尽管加拿大废除了数字服务税,特朗普政府并未取消对加拿大钢铝产品的50%惩罚性关税

回顾整个事件,中方的立场始终清晰而坚定。早在2021年美国封禁海康威视时,中方就明确表示会坚决维护本国企业权益。2025年6月的事件不过是这一立场的再次确认。

中国商务部6月30日再次声明,加拿大的禁令“缺乏事实依据”,会损害双边关系。发言人重申:“中方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搞歧视性做法”。

这些表态不是空洞的外交辞令。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市场优势,具备足够的反制能力。而加拿大经济高度依赖对外贸易,特别是资源出口,在贸易冲突中承受的代价远高于中国。

加拿大的困境已成为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典型案例。这个国家在特朗普发出威胁后不足一日便调转矛头指向中国企业,企图用这种政治交易换取美国的宽容。

经济数据揭示了这场豪赌的残酷结果:当加拿大油菜籽堆积在港口时,中国买家已转向澳大利亚;当加政府宣布对中国钢铁加征25%关税时,中方已将百亿农产品订单转给澳洲农场主。

加拿大央行不得不将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大幅下调至0.7%,普通民众承受着30%的物价涨幅。这场政治交易的代价最终落到了加拿大民众的餐桌上。

而海康威视的遭遇印证了一点:中方始终有能力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本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信息来源:商务部: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手段达成交易

2025-07-03 15:43·红星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8

标签:财经   有言在先   加拿大   叫停   中方   小时   美国   中国   关税   中国企业   反制   政府   国家安全   数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