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许多人追求“高效”的健康解决方案,却忽略了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中医智慧。
今天,为大家分享养生经验的专家,是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展嘉文主任,在他的身上有几个关键词:
他的师爷是清宫正骨流派第六代传人孙树椿,他的老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而在患者面前他还有一个特别的称呼:是能解决腰脊柱问题的展大侠。
下面,展教授会跟我们分享传承百年的清宫正骨术,也带来缓解腰背紧张的两个小动作,居家就能调理。
1、清宫正骨疗法
展主任告诉豆沙,清宫正骨疗法出自清宫正骨御医,尤其擅长调整小关节的位置,讲究“轻柔结合”。
可以帮助患者病变椎体恢复正常的生理位置,从而起到舒筋活络、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正骨对骨错位、脱出、膨出、滑脱,膝关节、腕关节错位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2、按摩和正骨的区别
中医骨伤的用药和理法方药都遵循“筋骨理论”,按摩和正骨就来自“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理论。
按摩是对筋的松紧,正骨是对骨骼的调整、对小关节的整复。
我们平时的颈部腰部按摩都以松解筋为主,没有对骨进行调整,治标不治本,疼痛容易反复。
而正骨可以调整小关节,通过稍微松动关节,让受压的神经根得到一定的释放,此时再进行锻炼,维持筋的正常,疼痛就不容易反复。
展主任说“骨错缝,筋出槽”,是退行性疾病的病理性表现。小关节缝隙样的错位很细小,普通的X线、CT很难捕捉,但正骨治疗却能通过一定的手法将其复位。
3、临床治疗方
除了外治法,展主任还分享了他的临床治疗方——补肾活血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经典名方“青娥丸”。
中医讲“不荣则痛”,骨头里哪里缺少营养就会疼痛。椎间盘、关节软骨、膝关节半月板等骨质没有血供营养,一旦损伤往往无法自愈,是不可逆的。
【组方】
杜仲(君药)、补骨脂(臣药)、木瓜、丹参、威灵仙、怀牛膝
【功效】
主要适用于慢性肾虚腰痛、腰膝酸软、骨质疏松,可以很好地荣养神经。
专业药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展主任还带来了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缓解腰痛症状。
1、自测腰椎健康的方法
如果有下肢的窜麻、疼痛,自己在家就可以通过直腿抬高实验,来看看是不是腰椎间盘问题。
将膝盖伸直、抬腿,越靠近90°,代表腰椎间盘越健康;
如果抬腿到30°~60°左右,就产生放电般的疼痛,且蔓延至小腿,则代表腰椎间盘可能出问题了。
还可以根据疼痛出现的小腿不同位置,判断腰部神经压迫的节段。
2、放松腰椎的两个动作
大多数腰椎引起的下肢疼痛,往往在早晨起床刷牙,呈半弯腰的姿态的时候出现,我们可以在起床前做两个动作放松。
①第一个动作激活肌肉、松解腰筋:平躺曲腿,脚踩在床上,腰尽量贴住床面;
先小幅度晃动髋部、摆腿,然后逐渐扩大晃动幅度,过程中尽量保持腰部固定。每次3-5组,每组晃动10次左右。
②第二个动作拉伸腰背肌:
双手抱膝,膝盖尽量贴近胸部,到达极限数5个数即可。(双手抱一侧膝盖也可以,两边来回交换)。
提醒叔叔阿姨,膝盖不好的人就不建议做第二个动作了。
3、梨状肌综合征
展主任还强调,不是所有的腰腿麻都是腰椎出了问题,也有可能是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是由于坐骨神经压迫,出现肢体麻木的疾病。
我们可以通过2个小测试来自测鉴别,到底是腰椎问题还是梨状肌综合征。
站立测试
站着,抬起脚伸向对侧(比如左脚伸向右侧),然后脚尖内收内旋,感觉有没有下肢的麻。
如果做这个动作会腿麻,收回脚时麻木减轻,就很可能是梨状肌综合征。
坐位测试
坐着翘二郎腿,脚踝放在大腿上,一手握住脚踝,一手按住膝盖下压。或者一手握住脚踝,一手放在膝盖下,用膝盖去压手。
如果做这个动作感觉疼痛,就有可能是梨状肌综合征或髋关节问题,建议要及时就医。
1、肩痛急性期缓解动作
日常生活中,处于肩痛急性期,手臂抬不起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别担心,展主任也为我们带来了应对方法。
此时可以微微弯腰,用不疼一侧的手,按住疼痛一侧肱二头肌靠近腋窝的凹陷软点。
疼痛一侧手臂自然下垂放松,摆臂画圈,正着画完可以反着画,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做一次。
2、对骨骼好的三种肉
人过了五十岁,要舍得吃富含高钙、维生素的肉,对养好骨骼有帮助,包括牛肉、鸡肉、虾肉。
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食用时要注意是否过敏。
健康的身体,源于每一天的用心养护。展主任传授的这些方法,就像为我们请回了一位“家庭养生顾问”。
无论是两个居家锻炼小动作,还是对疼痛根源的辨别,都值得我们好好收藏并实践。记住,关爱脊柱,就是关爱全身健康的总开关。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