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强制取消“苹果税”,欧日韩达成协议,为何中国依然保留30%

文丨圈圈

编辑丨圈圈

前言

2025年5月,美国法院一纸禁令强制取消"苹果税",欧盟、日本、韩国也相继与苹果达成协议降低抽成比例。

但在中国市场,依然维持着30%的全球最高抽成比例,中国消费者和开发者依旧付出更高昂的代价。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

终结“苹果税”

苹果那套封闭的“围墙花园”生态,长期以来靠着30%的佣金抽成,每年都能轻松卷走数百亿美元的巨额利润,这项政策长期以来备受争议,被开发者指责为垄断行为和不公平竞争,从美国到欧洲,再到日韩,几乎无一幸免。

2025年,全球游戏巨头Epic Games与苹果的诉讼战,终于在加州北区法院迎来了终局,法院的裁决像一颗重磅炸弹,直接砸在了苹果商业模式的核心上

判决结果很明确:苹果必须允许开发者在自己的应用里,放入指向外部支付页面的链接,更要命的是,法院的禁令清清楚楚地写着,苹果不得对通过这些外部链接完成的任何交易收取一分钱的费用。

这不是什么费率下调的谈判,而是从根本上否定了苹果在外部支付上的“征税权”,分析师估计,这一下苹果每年可能要眼睁睁看着超过60亿美元的收入凭空蒸发

对美国的开发者来说,这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他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绕开苹果的支付系统,把省下来的成本回馈给消费者,或者投入到新的研发中去。

美国的司法判决只是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在欧洲,欧盟的《数字市场法案》(DMA)就像一把悬在苹果头上的利剑,逼得它不得不低头

面对强大的监管压力,苹果在欧盟地区被迫做出了妥协,将传统的30%佣金费率下调到了一个新的区间——17%至27%。

同样的故事也在日本上演,苹果在那里也已经下调了费率,这充分说明,苹果的定价权已经不再是自己说了算,必须得看不同地区监管机构的“脸色”行事

事情还没完,监管机构的目光,已经越过了AppStore本身,开始系统性地审视苹果整个“护城河”的合法性。

比如,谷歌为了成为苹果Safari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每年向苹果支付天价费用,这笔巨额收入如今也面临着严格的反垄断审查

监管者们正在一层层剥开苹果的商业逻辑,质疑它利用硬件和iOS系统垄断地位来获取高额软件利润的正当性。

中国市场

就在全球防线节节败退的时候,中国市场却成了一个奇特的“例外”,在这里,那条30%的抽成红线纹丝不动。

中国作为苹果一个极为重要的海外市场,似乎成了其传统高利润模式的“战略缓冲带”,为什么苹果能在中国维持如此强势的地位?

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中国用户极高的品牌忠诚度,但另一方面,与欧美同行相比,中国的开发者在集体抗争方面显得有些被动,而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行动力,也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相比之下,欧盟、美国等地区的消费者维权意识非常强,"只要有一点不舒服、不满意,就会和苹果硬刚到底"。

然而,我们这种“坚守”是有代价的,而代价最终被转嫁到了中国的开发者和消费者身上,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同一个应用服务,在iOS和安卓平台上的价格差异。

比如,某个视频应用的会员服务,iOS用户可能需要支付22元,而安卓用户只需要15元,这7元的差价正是30%"苹果税"的体现——平台将这部分成本直接转移给了消费者

许多消费者误以为"苹果税"只与开发者相关,与自己无关,说白了,中国消费者正在用自己的真金白银,为苹果在全球其他市场的“失血”进行“输血”

2023年,中国市场贡献的"苹果税"高达464亿元,预测显示,如果未来五年(2024-2028)"税率"保持不变,中国市场将累计"缴税"约2873亿元,这些数据令人震惊。

团结说“不”

这种依赖品牌溢价和用户惯性的模式,真的能长久吗?恐怕很难,随着国产手机品牌的强势崛起,技术差距不断缩小,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iPhone在中国的销量已经出现了下滑的迹象,这种差异化的“特殊待遇”,正在持续削弱苹果的定价底气和用户基本盘,为自己埋下了长期的风险。

消费者也并非完全被动,越来越多人发现,可以通过访问应用官网直接支付,来规避AppStore内的高价。

“苹果税”的动摇,绝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与苹果正在进行的另一项重大战略调整——硬件供应链的“去中国化”——共同构成了对其利润的双向挤压。

一边是软件收入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法律的限制,另一边是硬件制造成本因为战略转移而不断上升,这种“收入降、成本升”的钳形攻势,正直接威胁着苹果引以为傲的超高利润率。

为了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和关税壁垒,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苹果CEO蒂姆·库克已经确认,公司正将生产线大规模地迁往印度和越南,目标是将大部分销往美国的iPhone生产放在印度,而像iPad、Mac等其他硬件产品的生产则计划转移到越南。

但中国市场对苹果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是苹果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国行版iPhone是全球价格最贵的版本。 但中国消费者却支付着最高的价格,承受着最高的"苹果税"

结语

对中国的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而言,也许是时候借鉴欧美经验,对苹果的市场行为进行更严格的审视。

毕竟,一个公司可以在美国被迫接受零抽成,却在中国坚持30%的最高税率,这本身就值得调查。

作为开发者,团结起来表达诉求,寻求政策支持,也是破解困局的重要一步,只有集体发声,才能撼动巨头的固执。

信息源:

《苹果税在美国被终结!苹果终于低头:开发者可绕过30%抽佣》新浪财经2025-05-03

《“苹果税”被撕开一道口子》华尔街见闻2025-05-06

《“苹果税”为何在多国引发争议?》环球时报2024-09-13

《日媒发现:“苹果税”,中国在最高那档》环球时报2024-09-13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2

标签:科技   美国   中国   协议   苹果   开发者   中国市场   消费者   欧盟   费率   用户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