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芽发,花绽。春鲜,多多。
食春鲜,不妨从一碗粥开始,一碗菜粥,一碗芽粥,或者一碗花粥。
菜粥,当以野菜为主,野菜才能更大程度上彰显一个“鲜”字。野菜多多,如荠菜、苦苦菜、刺儿菜、薄荷、白蒿等等。
野菜,一定要鲜,新挖取的,菜不隔宿,过宿则鲜味大减。新挖取的野菜,带着泥土的气息,携着春风的味道,青生生,嫩碧碧,其色诱人,其味溢香。春色、春香,尽数彰显在一棵新鲜野菜上。
菜粥的熬制方法,基本相同:野菜,择洗干净,大者刀切之,小者整棵入锅,即可;面粉,多用小麦粉、豆粉,或者玉米粉、米粉等。面粉适量,加水,与野菜同煮,开锅后,慢火熬之;若想最大程度保存野菜的本味,就最好先将面粥熬熟,开锅后,加入野菜,再煮,沸锅菜熟,即好。
我觉得,菜粥第一鲜,当首推荠菜粥。
荠菜,在野菜中生发最早,菜叶青青,菜根白嫩,怎一个“鲜”字了得。荠菜粥,最好用小米熬制,熬熟后,菜青粥黄,色泽莹目,小米熬熟后糯糯的香味,与荠菜的清香相辉映,有一种云蒸霞蔚之美好。
苦菜粥,也特别。苦菜粥,最好用豆粉,豆粉加适量水,熬熟后再加入苦菜,沸锅菜熟即可。豆汁的乳白,融入了苦菜淡淡的青绿,使得粥色浮漾着一种微弱的青碧,给人一种离离如梦的感受。苦菜粥,味道清苦,但那份清苦,淡远杳渺的意境,真好。
芽粥,顾名思义就是树芽所熬之粥。如:桑芽、枸杞芽、柳芽、刺槐芽等。新芽初吐,或者初绽,新而鲜,沛然而生,勃然而发,一颗新芽,彰显着一份生命的力量感。
其中,当以枸杞芽熬粥,最具代表性。枸杞芽,并非嫩芽一尖,而是芽叶初舒之时,叶嫩而鲜,将整个芽头摘取,最好。明·高濂《饮馔服食笺》:“用枸杞之新嫩叶,摘来洗净细切,入盐,同米煮粥,食之清目宁心。”
“细切”,我觉得倒不必,将整颗嫩芽熬粥,鲜香弥漫,更好,食之更有感觉。
枸杞芽粥,不仅“清目明心”,据《传信方》记载,若然与豆豉和米熬粥,还可以“治五劳七伤”。
提及桑树,人们第一想到的就是桑叶喂蚕。其不知,桑芽,也是可以用来熬粥的。清人曹庭栋《粥谱》曰:“煮粥用出生细芽、苞含未吐者。气香而味甘。”桑芽,芽苞极大,芽苞内含有尚未舒展的芽叶,此等芽叶,虽未舒展,却已成型,故而,以之熬粥,芽苞便如花绽开,青青碧碧,色彩极其悦目。味道如何?恰如曹庭栋所言“气香而味甘”——气味香甜,但也只是微甘而已。
而且,桑芽粥也有一定的药用功能,可以“止咳明目,兼利五脏,通关节,治劳热,止汗。”
春天里,百花盛放,花粥也是春鲜之一。如:藤萝花、槐花、玫瑰花、萱草花、牡丹花、芍药花等。
花粥,有一个共性特点,那就是:糯、滑、香、甜。“活色生香第一流”,不仅仅是杏花,大部分花,都生甜生香。故而,花粥一碗,一勺入口,就感觉仿佛整个春天,都是甜美的。那种滑滑嫩嫩的甜,让人品尝到一种生活畅顺美好的感觉。花粥,也大多具备一定的药用功能,如萱草花粥,可以“解郁,明目,利膈,治黄疸”;藤萝花粥,可以“通滞活血”;牡丹花粥,则可以“止痛活血”等等。
花粥一碗,生活如花盛开,灿烂的,浪漫的,甜美的。
春鲜一碗粥,一碗粥,就是一碗春天。
摘自:2025年04月27日《淮南日报》
更新时间:2025-04-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