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声渐烈,暑意正浓。“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明日大暑,二十四节气中最炽热的一个,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阳气达到极致,民间素有“热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说法,大暑节气已经入伏,此刻湿热交加,暑气熏蒸,人容易感到疲乏、食欲不振。
老祖宗们在与酷暑的漫长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智慧。他们深知“春生夏长”的道理,也懂得在炎热中顺应天时,调理身心。明日大暑,遵循老传统,“吃3宝,忌3事”,不仅能帮助我们顺利度过漫长的伏天,更能体验中华养生文化的博大精深。
吃羊肉
很多人一听“羊肉”就打退堂鼓,觉得这等“热物”哪能在酷暑天入口?但恰恰相反,老辈人正是利用伏天阳气旺盛之时,以温补之食驱寒祛湿。民间有俗语:“伏天吃羊肉,来年不怕冷”,在江苏、河南等地,还有专门的“伏羊节”,用一锅热气腾腾的羊汤,迎接最炙热的节气。
【红焖羊肉(河南新乡风味)】
食材:红焖羊肉需要羊肉 1000 克(建议选带骨羊腿肉),胡萝卜 2 根,土豆 1 个,红枣 10 颗,枸杞 15 克,大葱 2 段,姜 1 块(切片),蒜 6 瓣,八角 2 颗,桂皮 1 小段,香叶 2 片,草果 1 个(拍裂),干辣椒 3 个,辣椒酱 30 克,生抽 20 毫升,老抽 10 毫升,料酒 30 毫升,冰糖 15 克,盐、胡椒粉适量,食用油 30 毫升。
1、羊肉切块,冷水浸泡 2 小时去血水,中途换水 2 次。冷水下锅,加 1 片姜、10 毫升料酒,大火煮开后撇净浮沫,再煮 5 分钟捞出,用热水冲洗干净。
2、锅中倒油,油热后爆香葱段、姜片、蒜粒、八角、桂皮、香叶、草果、干辣椒。加入羊肉块翻炒至表面微黄,倒入辣椒酱炒出红油,再加入生抽、老抽、料酒、冰糖翻炒上色。
3、将炒好的羊肉转入砂锅,加开水没过食材,放入红枣、枸杞,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焖煮 1.5 小时。加入胡萝卜、土豆块,继续焖煮 30 分钟至食材软烂。最后加盐、胡椒粉调味,收汁即可。
吃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句流传甚广的谚语,正是对大暑吃姜的最好诠释。夏季贪凉,爱吃冷饮、吹空调,姜性温味辛,具有温中散寒、健脾开胃、发汗解表的功效。无论是姜茶、姜汁,还是在烹饪时加入姜片,都能有效祛除体内寒气,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湿热环境。
【醋泡姜】
食材(约 500 克量)
醋泡姜需要嫩仔姜 300 克,纯米醋 400 毫升,黄冰糖 200 克,盐 5 克。
1、仔姜洗净晾干表面水分,去皮后切成 2 毫米薄片。将姜片放入碗中,加 5 克盐抓匀,静置 30 分钟杀出水分,再用凉开水冲洗并彻底沥干。
2、锅中倒入米醋,加入黄冰糖,小火加热至冰糖完全融化,放凉备用(无需煮沸,保持米醋活性)。
3、将处理好的姜片放入消毒过的密封罐中,倒入放凉的糖醋汁,确保姜片完全浸没。密封后放入冰箱冷藏,7 天后即可食用。建议每天早餐搭配粥或面食,每次取 3-5 片。
吃鸭肉
与羊肉的“以热制热”不同,鸭肉则是大暑时节清热去火的佳品。鸭肉性凉,味甘咸,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在暑热难耐的季节,人们容易心烦气躁,体内津液耗损。适量食用鸭肉,如荷叶蒸鸭、冬瓜煲鸭汤等,能够帮助身体补充水分,缓解暑热带来的不适,达到清补的效果。
【酸梅鸭】
食材(2-3 人份)
酸梅鸭需要麻鸭半只(约 750 克),酸梅酱 30 克,潮汕咸梅 3 颗(去核),陈皮 1 小块(泡软切丝),干葱头 3 颗,姜片 5 片,蒜 3 瓣,八角 1 颗,桂皮 1 小段,香叶 1 片,红曲米 5 克(纱布包好),生抽 15 毫升,老抽 5 毫升,广东米酒 20 毫升,红糖 15 克,冰糖 10 克,盐适量,食用油 20 毫升。
1、鸭子剁成大块,冷水下锅,加 1 片姜、5 毫升米酒,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再煮 2 分钟捞出,用温水洗净。
2、锅中倒油,将鸭皮朝下煎至金黄出油,盛出备用。锅中留底油,爆香干葱头、姜片、蒜粒、八角、桂皮、香叶,加入酸梅酱、咸梅、陈皮丝翻炒出香味。
3、放入煎好的鸭块,淋入米酒,加生抽、老抽、红糖、冰糖,倒入开水没过食材,放入红曲米包。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焖煮 40 分钟,期间翻面 1-2 次。最后开盖大火收汁,根据口味加盐调味,撒葱花即可。
忌烈日暴晒和长时间户外
大暑时节,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是太阳辐射最强烈的时段。此时避免烈日暴晒和长时间户外活动是保护身体健康的首要原则。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极易引发中暑,轻则头晕恶心,重则危及生命。如果必须外出,务必做好防晒措施:戴遮阳帽、穿宽松透气的衣物,并及时补充水分。
忌大量喝冷饮
夏天最怕什么?不是出汗,而是“寒”从冷饮中悄悄入体。冰镇可乐、雪糕西瓜、冷饮桶装奶茶,一时爽快,事后肚胀、腹泻、湿重便随之而来。
消暑应选温润之饮,如自煮绿豆汤、酸梅汤、薏仁水,既清热解暑,又不伤正气。
忌晚睡晚起
夏季昼长夜短,人们往往容易晚睡。但大暑时节,忌晚睡晚起。“夏季宜晚睡早起”,这里的“晚睡”并非指熬夜,而是指相对春冬季节可以稍晚一些入睡,但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早起可以呼吸新鲜空气,顺应阳气生发之势。保证7-8小时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才能更好地应对酷暑。
大暑,是夏的极致。遵循老祖宗的智慧,在饮食上“吃3宝”滋养身体,在作息上“忌3事”避开雷区,只要顺应节气、饮食得当、作息规律,再酷热的日子,也能过得清清爽爽。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社会新闻,分享市井生活和美食,关注我,不迷路。
更新时间:2025-07-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