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整体趋势
今天,市场波动不小。
先看一眼商品期货。
这是目前反内卷最直接的战场,焦煤、焦炭、碳酸锂、工业硅,这几个品种之前涨得有多疯狂,现在跌起来也不含糊。
这种波动,就是干爆空头,干多头。我看有好几个人已经在网上发帖,诉说自己爆仓的血泪史。
在社交媒体的加持下,过去要持续两三年的供给侧改革,现在花两三周就走完了反内卷行情,和去年的924如出一辙。
慢不了一点。
再看A股。
境内的创新药终于猛涨了,在恒瑞医药的带领下,走出了自己的气势。这源于恒瑞的公告,将HRS-9821授权给葛兰素史克,后者将支付5亿美元预付款,选择权行使费和里程碑付款约120亿美元。
如今,国内创新药License-out逐渐成为常态,创新药价值迎来重估。
除此以外,算力硬件股继续爆发。
当下,风险偏好抬升,相比于反内卷,硬科技自然更受资金的追捧,他俩成为主线中的主线。
本周,还有许多大事扎堆。
一个是中美在瑞士的贸易磋商,一个是8月1日关税大限后的演绎。
还有美联储7月会不会降息,以及一系列的重磅经济数据和财报出炉。
咱们7月底的重要会议,同样值得关注。
因此,本周想必波动不会小,大家还得先做好计划,再走一步看一步。
1.1全球规模指数表现
上周,全球股市除了德国,都开启risk on的状态,这和贸易谈判有着重要的关系。
美日达成协议后日股跳涨,尽管这两天,日本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的承诺,各说各话。但不妨碍市场把这事抛在一边,先涨为敬。
另一方面,随着8月1日的临近,欧美之间还没达成一致,因此,欧股难有多少表现。
而我们A股则一直很硬气,不管是政策面,还是产业层面都有各种利好发酵,全面上涨,一度站上3600点,创下阶段性新高。
即使盘中时不时有小幅跳水,最后总会收回,这样子再多来几次,多头们的士气将更为旺盛,吸引更多增量资金上攻。
1.2 恐贪指数
上周,恐贪指数继续爬升,来到90左右,仍旧处于高位,回调的风险较大,但也要关注资金面的变化。
1.3 股债性价比
随着市场不断上涨,股债性价比来到了较低温区下沿,虽然仍不贵,可是当前要下手就没这么坚决了,需要花精力找到市场的估值洼地。
02
ETF规模变动与成交情况
头部产品中,不管是净值,还是规模,上周基本上全面飘红。
剩下的几个绿色的都是防御性品种,黄金、红利低波资产在市场风险偏好抬升的过程中,自然被冷落。
在飘红的产品中,半导体板块领涨,科创50ETF(588000)、科创芯片ETF(588200)、芯片ETF(159995)、半导体ETF(512480)集体爆发。
这背后主要还是黄仁勋访华后,H20芯片解禁重返中国市场,带动算力芯片需求释放。
除此以外,港股方向继续火热,上周恒指突破25700点,南下资金超去年全年,港股通互联网ETF(159792)规模暴涨近10%。
2.1 规模指数ETF:
上周,从宽基产品的净值涨幅上看,相对较为平均,中证500领涨。
这可能是由于中证500指数周期行业的占比较高,当眉飞色舞的时候,它通常表现较为出色。
这让人想起2021年,一众中证500指数增强产品表现突出,吸引了一大波资金。但随着周期行业回落,有些产品随之没落。
从规模来说,投资者还是延续之前的惯性进入微盘股,三只中证2000ETF产品规模持续大涨。
随着市场上行,去年发行的两批中证A500ETF单位净值都回到水面之上,但是这也给产品带来赎回压力,不少产品都面临规模缩水的迹象。
上周,科创板接过了创业板的接力棒,和前两周很像,这次轮到科创板踩中了几波节奏。
先是前面讲过的半导体板块的脉冲行情,在加上周末在上海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更上推动这一板块上行。
其次是创新药的进一步发酵,由港股向A股蔓延,这也是科创板的重要版图。
2.2 主要行业及主题ETF:
行业方面,除了半导体,上周表现较好的行业还包括新能源和农林牧渔,这两大板块主要受益于反内卷行情。
先说新能源。
这块反内卷的叙事已经发酵好几周了,可以看到行业内实实在在地在推行供给侧改革。而且期货端,碳酸锂的连续暴涨更是带动二级市场的情绪。
所以,新能源继续猛涨。
但是这种短期快速拉升风险堆积也快,今天碳酸锂期货就直接跌停了。
再说农林畜牧。
消息面上,7月17日,农业农村部再次强调加快淘汰低产母猪和弱仔猪,适应性调整产能,促进供需均衡,优化生猪产能调控等措施。
未来,生猪供给端限制应该会逐渐显现,如果再加上消费端的提升,生猪板块也能得到真正的估值修复。
前面讲过医药表现突出。
不过,可能由于在这个板块上套牢的资金太多,时间也太久了。当逐渐接近成本线的时候,他们选择了“回本出”。
因此,份额反而不断缩水。
银行ETF同样面临份额下降的压力,但是他俩碰到是不同的问题。这边更多是今年涨幅较大,当迎来调整后,里面的资金选择止盈。
同样的结果,但是基民的悲欢各不相同。
2.3 其他ETF:
其他产品方面,同样受益于反内卷,煤炭、钢铁、化工都迎来大涨。
其中,化工ETF(159870)规模直接翻倍。
在这种时候,就会发现布局冷门ETF的好处,效果立竿见影。
但是,跟我们投资一样,基金公司要坐得住冷板凳,而且还有花较多的精力,甚至财力来做好运营,别让冷门品种,死在黎明之前。
03
基金公司ETF规模排名(剔除货币与债券类)
上周,大部分管理人的规模出现上涨。
头部三家公司规模都暴涨超100亿。
不过,华安和博时却遭遇了缩水。前者好理解,其黄金ETF对公司规模影响较大,因此整体下降了14亿。后者,我查了一下,主要还是由于恒生医疗ETF被止盈了不少。
在市场持续回暖的大环境下,尤其是热点不断出现,对于ETF来说是非常利好的窗口期,尤其是行业主题类ETF,重新焕发出19-20年那时候的风采。对基金公司的ETF规模,贡献度也越来越高。
更新时间:2025-07-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