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B
“网络游戏就是精神鸦片!”
黄昏的街头,一群中年父母拉着横幅,腰上别着扩音器。
音响里传来“网络游戏是精神鸦片,关闭网络游戏,救救我们的孩子。”
这些反对网络游戏的家长来自各个地方,他们家里都有一个沉迷网游的孩子。

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他们放下生计,用最原始的方式对抗网游。
他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让孩子回到正常的生活。
有人同情他们,有人指责他们赚热度获取流量。
这些反网游家长的背后,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一百年前,躺在床上吸食鸦片导致我国落后挨打。
一百年后,很多青少年同样躺在床上玩着网络游戏。
时间变了,人也变了,唯一不变的是每一个手机的背后,都有一个失控的孩子。
这些孩子渐渐逼疯了父母,被虚拟世界摧毁的家庭数不胜数。

现在的家庭聚餐,从大人到小孩,人手一部手机,吃饭看着手机。
吃完饭后围在一起低着头联机打游戏,唯一的外人都是上了年龄的父母。
别看这些孩子年龄小,打游戏打得贼溜,大人和孩子说话,根本不会理会你。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现在都不听话,还能指望长大后突然间懂事吗?

2025年4月10日,某网站上的一段视频震惊全网。
一位父亲对着镜头狂扇自己耳光。
原来是自己的孩子玩《蛋仔派对》游戏充值了13000多元。
看到账单后的父亲崩溃痛哭,两个孩子的学费短短几天全部花完。

孩子的父亲称,只有第一次充值的时候要求确认,后面都是免密支付。
他拿着账单报了警,还找到了《蛋仔派对》的客服。
网易游戏给出的理由是10天之后才能处理。
这笔钱虽然退了,但他的儿子依旧盯着手机,学业人生都毁了。

仅仅是这一个孩子报废了吗?其实这样的事情并非个例。
今年8月底,漆某某的孙女在家玩手机游戏时,误点了游戏内的付费项目。
充值了3万元,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
报警之后,联系游戏公司商量退款。

还有一个孩子更是沉迷网络游戏,她拿着奶奶的手机在三个月之内充值8万元。
充值的原因是“游戏里的皮肤、道具实在是太喜欢了,根本管不住自己的手”。
家长抱头痛哭,孩子和没事人一样。
孩子废了,平台设置的“禁止未成年人玩游戏”形同虚设。

一桩桩一件件都有个共同的特点,这些孩子的家长大部分在外地打工。
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只要他们不闹,要手机给手机。
父母的忙碌造成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孩子逐渐沉迷网络游戏。
从最开始的成绩下滑到不断逃学,以至于家长回去之后非打即骂。

叛逆期的孩子选择离家出走,甚至以绝食自杀的方式逼疯父母。
无奈之下,家长把孩子送到戒网瘾的学校或者武校,但他们总会想尽办法翻墙逃课。
这些家长走到了一起,试图用最原始的方式对抗网络游戏,盼孩子回归。

当劝说、打骂甚至送专门的戒网瘾学校都失败后。
这些家长只能把希望寄托走“关闭网络游戏,反对网络游戏”中。
早几年,网上出现了一个叫“中华反毒游爱国群”。
里面有四百多个家长有着共同的经历。

这些家长家里都有个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为了替他们偿还游戏账单。
不惜背上网贷,每天都有人发自己孩子熬夜耍游戏的视频,甚至组织去游戏公司楼下讨要说法。
朱新勤,是这支队伍的核心人物。
他的儿子因为玩游戏偷盗,被判入狱,他总是发一些激进的视频,呼吁平台关闭游戏。

然而,他们双管齐下,线上声讨和线下围堵相结合。
芜湖的黄昏街头,5位反对网络游戏的家长开始游行。
他们每个人都穿着红色的广告衫,上面印着“打倒精神鸦片反对网络游戏”。
每个人身上都有个电子喇叭,不停喊着“关闭网络游戏,救救我们的孩子”。

他们走在最热闹的大街上,越是孩子多的地方,他们就停下来宣传。
队伍中有一个中年妇女,她背着一台液晶屏幕,上面播放着被网游摧毁的少年案例。
他们希望以这种方式,唤醒更多的家长和孩子拒绝网络游戏。

朱新勤是核心人物,是反对网络游戏的坚定者。
他为什么痛恨网络游戏,其实跟他的孩子有关。
朱新勤是安徽人,没有接受过太多的教育,长大后为了生计前往外地打工。

有了孩子后,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就把孩子丢家,和妻子一起打工。
孩子让家里的老人带,成了留守儿童。
七八岁的时候,朱新勤的孩子就偷偷去黑网吧玩游戏。
再大些和同龄人一起骑车跑到县城上网。

上了初中后,成绩不断下降,甚至逃学上网打游戏。
回家后打一顿,停几天又开始逃课,送到私立学校和武校也没有改。
种种方式都用了,孩子依旧没改,到了青春期,朱新勤更管不了。
打架,甚至住进了医院。

等到孩子成年了,依旧对游戏痴迷,恰巧孩子提出学手艺维修电脑。
朱新勤很高兴,就满足他的要求。
没想到,他和朋友一起偷盗手机店,被抓了起来。
朱新勤认为是网络游戏害了他,所以呼吁更多的人抵制网络游戏。

他的事迹的得到很多家长的共鸣,纷纷加入进去。
由于他早年间会铺地板,所以很多人问他叫“地板哥”。
反网游的队伍不断壮大,开启了全国奔走之路。

他们穿着特定的衣服和录音喇叭,遍及多个城市,所到之处必拉条幅,播放抗议口号。
朱新勤成了网红,粉丝突破百万,很快质疑的声音就来了。

朱新勤的账号发布反抗网游的视频。
表示网络游戏害了很多孩子,希望“国家出手”。
每一条视频都有几十万的点赞,转发上万次。
加上游行的宣传,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他们,但争议也随之而来。

有人质疑他们“借机炒作,是为自己推卸责任”,有人支持他,称他是为“家长发声”。
这些质疑声在不久前成了最大的争议。
个别家长在网上分布了一条视频,指责他们。
“在外上班刷手机不管孩子,孩子玩会手机成了精神鸦片,是自己的教育缺失不要怨别人。”

这条视频点赞超过百万,甚至有人反对他们游行。
如今,地板哥朱新勤的社交上抗议游戏的视频变少了。
也许是知道陪伴的重要性,他开始发布一些关于女儿的日常。
但反游的队伍还有,他们希望以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孩子回家,也让更多的家长重视。

结语:拯救孩子是关闭游戏还是家长心有不甘的执念,这个问题争论不休。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你认为是谁的责任,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信息:澎湃新闻——2024年4月10日——孩子玩游戏充值上万元,父亲连扇自己耳光……如何拯救充值“失控”的孩子?
光明网——2025年8月14日——“反游戏”收割家长 “戒网瘾”机构能拯救网瘾少年吗?
红网——2025年9月11日——孩子沉迷网游,仅仅只怪游戏吗?
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27日——警惕未成年人无节制使用社交媒体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