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急剧升温,台独遭中美同时重击?美媒:赖清德成最大输家

中美博弈升级,台独却遭到两面夹击?稀土全面管控,美国严禁进口,台湾芯片造不出来,更卖不出去?特朗普早就盯上台岛半导体,美国媒体道出残忍现实,赖清德已经成为最大输家。

在上一次的中美贸易战当中,有几幅漫画非常出名,那就是中美两国互相猛烈开火,结果打死的却是夹在中间的欧盟,以及包括包括印度、巴西在内的一众发展中国家。

而这一点,在特朗普的第二次上台之后,再次得到了验证,那些美国的核心盟友们,在经历了拜登时代所刮来的“春风”之后,终于又迎来了特朗普这位“最严厉的父亲”,全都没有任何悬念的吃下了特朗普给他们设定好的关税额度,还被迫做出了投资数千亿美元的承诺。

当然,在解决了一众美国盟友后,中美两国的博弈形势也出现了重大的升级态势,特别是在中方宣布对稀土进行管控之后,包括特朗普在内的一众美国官员们集体“炸毛”,完全没有料到中国方面的反应,居然会如此之大,而且中方这次反击,也没有事先对美国进行通知,就连美国政府的官员们,都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了解到了这一信息。

在一开始,美国总统特朗普显得一头雾水,了解到细则之后才发现,原来是美国商务部的所公布的“50%原则”激怒了中国。气得特朗普直接当着一众核心幕僚的面,臭骂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干蠢事,并且扬言要将它直接撤职。

但中美双方之间的博弈态势已经成型,加上特朗普从上台之初,一直说到的是对华强硬的美国鹰派形象,导致在这一轮对抗当中,美国很难服软,结果就是特朗普宣布了,从今年11月开始,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想要用这种贸易层面上的脱钩来反制中国。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则紧急跳出来唱“白脸”,表示若中国先退一步,美国也会跟着退一步,双方先把局势进行降温。

然而,有眼尖的但美国媒体发现,在这一轮的中美全面性对抗当中,最倒霉的不是那些美国的核心盟友,而是原本坐在一旁吃瓜看戏的台独分子们。他们引以为傲的“半导体神山”台积电,这次是真的有些扛不住了。

美国知名媒体《纽约时报》在近期发布的一份文章,就揭示了台湾半导体企业,在这轮中美博弈当中的尴尬局面。

《纽约时报》在报道中提到,按照全新出台的稀土禁令,包括台积电在内的一众高端半导体企业所生产的芯片,若含有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稀土,哪怕只有0.1%的比例,也必须向大陆方面递交申请。

因为如今中美紧张的贸易关系,加上相关的程序本身就不怎么容易通过,导致台岛内生产的一系列芯片,在对美出口业务上极有可能会“全面中断”,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说将出口的芯片视作是“饭”,那么台湾岛上的先进半导体产业集群就是“锅”,而大陆出口的稀土,则是最为关键的“米”,没有大陆的米下锅,台湾的半导体企业是根本做不出一碗饭的。

更要命的一点是,按照现如今美国的对华技术禁令,台湾的半导体企业在对大陆的出口上,也遭到了严格限制。

从今年1月31日开始,美国政府规定,今后出口给中国的14至16纳米以下制程的先进芯片,必须在指定的几家企业,经过严格进行封装后,才能发往大陆地区,直接限制了台积电的出口规模。

同时,在油水更大的人工智能计算芯片上,美国政府早就根据算力做好了限制,即便是向大陆出口那些“阉割版”计算芯片,美国政府也要从中进行“抽成”,进一步打压了台湾半导体企业的利润空间。

因此,对于台独分子们来说,如今他们的摇钱树半导体产业,正在陷入一个“夹在中间”的尴尬境地当中。

在制造芯片的稀土上,受到了大陆方面的掣肘,若是想要出口美国,那么就必须或者相关的许可证,这又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与讨价还价。

可若是想要出口给大陆,就绕不开美国方面所设下的一系列监管措施,加上先前大陆方面已经有禁止使用英伟达芯片的案例,大陆的多家高新技术公司,已经推出了国产化程度较高的计算卡,基本摆脱了对美国的技术依赖和产能依赖,并且逐步向更加尖端的领域进军,这本身也对台岛上的半导体企业们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是利润的大幅下跌,一方面是产品卖不出去,两重负面因素加持之下,库里的芯片库存越堆越多,时间拖得越久,台独们就越难受,赖清德恐怕会成为最大的输家。

因为从占比上来说,半导体产业占据了台湾省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在产能上也占据了全世界20%的份额,这意味着,若要实现良性循环,上下游产业链的顺畅运行,以及产品的稳步交付出口,必须同时实现。

但如今,这两头都被堵住了,美国的禁令,意味着台湾的半导体企业,无法进入到大陆市场销售获利;而大陆方面的管制,这意味着台湾的芯片无法卖到美国国内去。

当然了,在这一点上,如果赖清德胆子够大,不顾大陆方面的强力出口管制,强行卖芯片也是可以的,只不过代价非常严重,怕是是将直接失去稀土采购的许可证。

反正任何一个智商健全的人都知道,无论产品的最终走向如何,庞大且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就连三岁小孩都知道,商品不是自动会从货架上自动长出来的。

更要命的一点是,放眼全世界,想要找一个能够支撑得起如此庞大的半导体工业运转的下游供货源,怕是也难于登天,因为稀土产业本身具有高污染属性。中国现在之所以能够维持如此庞大的稀土产业体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技术的迭代,解决了产业污染这一核心难题,中国为此耗费了三十多年的时间。

但西方国家却完全不一样,在环保主义思潮汹涌的大背景之下,如果强行推动稀土开采,采用落后的技术进行精炼,所能买到的只会是又贵又烂的稀土原料,这将直接影响到芯片制造的良品率,进一步压缩所能产生的利润空间,甚至有可能“越卖越不赚钱”。

因为作为西方世界“好大哥”的美国,也被稀土管制给“卡了脖子”,甚至严重影响到了美国的武器装备生产。

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在上个月才刚刚点名,要美国军火商们增产十二种武器,补充美军快要见底的库存,如今却又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境地,中方的稀土管制让美国连仗都打不起。

以至于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政府都要拉下脸面,来洗劫“好邻居”加拿大的稀土公司,来解一解“危局”。

同时,美国还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来构建所谓的“替代战略”,显然已经是急得不行了。

而不长眼的台独分子们,却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进行所谓的全球布局,明目张胆的与美国来抢一抢稀土,按照特朗普牙呲必报的性格,那乐子怕是真就大了。

最重要的是,稀土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保有量,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在这背后,本质上也是地缘层面上的博弈,只不过在过去十几年时间当中,美国对这些压根就不在乎,躺在全球化的浪潮上,将一系列产业进行分包,盯着中东的那些石油流口水,做了个十几年的全球霸主之梦。

相比之下,中方也早就进行了海外布局,并极其明智的在这次管制当中,将海外的合作企业也纳入范畴之内,最大程度避免了技术与人才的外流,与其说是“锁稀土”,倒不如说是“锁技术”。

如果将稀土视作是一条鱼,那么中方现在就是“看心情”卖鱼,同时把钓鱼竿,钓鱼的技术,挥竿的方式,鱼饵的制作方式,全都是列为了机密,防的就是一手西方国家们的“偷师”。

实际上,台独分子们所处的尴尬境地,也体现出了台海问题的本质,那就是台湾海峡“小两岸”的背后,实则是太平洋“大两岸”问题的延伸,台独分子们将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视作是双亲,却将近在咫尺的大陆视作是仇寇,缺乏九年义务教育知识的他们完全不知道。

如今台湾岛内的核心工业,已经深深嵌入到了全球化产业链当中,而占据全球工业产值超过40%的大陆,本身就能够作为全球化经济的具象化体现。岛上的台独分子们,堪称是守着一座金山视而不见,反而不断挑衅自己的“大金主”,此等行为放在全世界来看都是极为愚蠢的。

而且,台独分子们也应该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目前采取的一系列管制措施,只是经济层面上的小手段。如果更加要命的军事封锁来了,那么台独的好日子怕是真的到头了。

文章部分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商务部:#管制稀土相关技术出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2

标签:科技   中美   输家   台独   急剧   赖清德   美国   稀土   台湾   半导体   芯片   大陆   美国政府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