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的“双塔”,正从最强武器变成最大软肋。
目前国家队的进攻,几乎全部围绕着韩旭、张子宇两位高中锋展开。一旦她们被限制,整个球队就像突然断电——没有第二套方案,没有灵活调整,只能眼睁睁看着比分被反超。这不是球员能力的问题,而是战术体系的单一与僵化。
当双塔战术运转良好,球队尚可依靠高度碾压对手。可一旦对手采取包夹、绕前或快速协防,我们的进攻立刻陷入停滞。没有无球跑动的有效接应,缺乏强弱侧的迅速转移,外线球员站定等球,战术打到最后,往往又回到个人单打的老路。没有Plan B(大概意思就是战术单一),是中国女篮目前最致命的弱点。
问题的根源,或许恰恰出在“我们太高了”这件事上。拥有韩旭、张子宇这样的世界级内线,本是一种幸运。但若整个战术体系完全建构于“把球给到内线”这一思维,实则是一种被高度反噬的战术懒惰。它使我们放弃了开发更多元的进攻方式——动态进攻、挡拆变化、快速反击、多点突分……而这些,恰恰是现代篮球的发展趋势。
这也反映出教练组在战术设计和应变能力上的滞后。一套战术打到底,缺乏临场调整和针对性布置,早已被世界强队甩在身后。真正的强队,不会只有A计划,而是根据对手、比分、节奏随时切换B计划、C计划。
说到具体球员,李缘近期状态确实令人担忧。进攻犹豫、失误增多,在关键回合的处理上也显得信心不足。与其继续固守,不如把更多机会留给更有冲击力的新人。事实上,几名新晋后卫展现出的身体素质和敢打敢拼的劲头,反而让人眼前一亮。她们或许经验尚缺,但拼劲和潜力值得期待。再加上张子宇还在成长适应期,未来几年完全有空间逐步磨练出更成熟的战术体系。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也需要宫鲁鸣指导更多的耐心和信任。有些不太懂球的人跟风批评、指手画脚,宫导实在不必往心里去。他年事已高仍坚守一线、为国奉献的精神,大家都看在眼里。中国女篮正处在新老交替、战术转型的关键阶段,此时最需要的正是冷静、耐心和坚定的建设性态度。给他一点时间,也给新人一些机会,这支球队依然值得期待。
高度,不应该成为限制想象的天花板;单一,永远无法应对复杂的战场。而时间,终将回报那些真正相信过程的人。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