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味都该被珍惜,《长安的荔枝》上映后,与之联名的咖啡凭满分文案刷了屏。
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华大地,好味道,由古至今从未被辜负。不只是六月挂满岭南的荔枝,三月破土醒春的春菜,八月开海的第一网鲜,九月黑土地捧出稻浪新米。每一口应时美味,都是人间烟火与辽阔山河之间的味觉契约。
不过,古代受各方面发展条件限制,尝鲜的代价是至少需要跑瘦数十匹快马。而现代,先进且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保障下,已实现了从产地到餐桌的朝发夕至。
以眼下开海季为例,一只东海梭子蟹,跨越1500公里,从浪尖到舌尖跑完一场关于“鲜”的接力,你觉得需要多久?
仅需16个小时。
江苏启东吕四渔港的渔民王师傅,是这场接力赛的第一棒。8月5日开海首日,吕四渔港179艘特许渔船出海。王师傅的船队忙得热火朝天,一网又一网的开渔“第一捕”铺满甲板,主要是梭子蟹、金钩虾等主打海鲜。
渔船回港靠岸,王师傅把接力棒交到京东七鲜手中,一只只梭子蟹经过 品控质检 - 分级装箱 - 冷链运输 - 门店上架 - 配送到家,密集的流程、高效的运作、默契地接力,保障鲜味不流失,更让消费者在最短时间内尝到了第一口鲜甜。
珍惜好味,“王师傅们”与京东七鲜使出的“鲜”能力,毋庸置疑是对好味的最佳守护。
抢“鲜”,16小时的速度
与往年相比,今年开海日期推迟了4天。长时间的休渔滋养,梭子蟹体内积蓄了更多鲜味物质,蟹肥鲜活,也让渔民以及食客们的期待又多了一分。
为了确保能从源头拿下品质上乘的梭子蟹,京东七鲜采销团队在开海季之前就已锁定吕四渔港等核心产区,与王师傅等船东签订“包船捕捞”协议。据悉,京东七鲜源头直采的水产合作产地超过60个。
8月5日12时整,汽笛齐鸣,王师傅的船队正式驶向捕捞海域。
经验告诉王师傅,捕蟹运蟹,本质上是和时间的赛跑。与白居易描述荔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同理,梭子蟹也是体质娇贵,出海之后的保存环境、运输时长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存活率和口感。
第一网蟹打捞上船,让王师傅欣喜的是,今年的梭子蟹长势喜人,“气温偏高,梭子蟹生长快,个头也偏大,整体饱满度不错。”生长环境更有利,可这并不意味着每一只梭子蟹都能成功经过验收标准,根据王师傅和京东七鲜过去多年的合作来看,京东七鲜的质检标准很高。
于是在回港上岸之后,王师傅第一时间带着拣蟹工开始分拣。蟹的规格、鲜活度等都有明确要求,活蹦乱跳是最基本的,蟹脚必须硬挺有力,肚皮要青亮洁净,稍有瑕疵、不达标准就会被淘汰。
每一只蟹都经过人工筛选、分级装箱,“好味传递链”进入下一接力环节,运输。
这就不得不提京东的供应链以及冷链物流能力,配合京东七鲜的“海捕直达”模式,为梭子蟹提供全程充氧、恒温锁鲜的适宜运输环境,结合空陆联运的高效运输网络,开海季的第一船货得以从港口直发全国的京东七鲜中心门店及卫星小店,最大程度上保证每只蟹的鲜活度。
至此,一条清晰的抢“鲜”时间线梳理了出来:
8月5日12时,千帆齐发,出海捕捞
8月7日凌晨,王师傅船队满载而归
8月7日14时,质检装箱完成,产地发车
8月8日早6点,京东七鲜门店、APP准时鲜活开售
16个小时里,王师傅船队、拣蟹工、京东七鲜的水产采销、品控、门店、仓储、配送人员等通力协作。归根结底,抢“鲜”成功背后是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在支撑。
而在传统的商超供应链模式里,供应商往往才是承担采购以及上述任务的主要角色,门店一般只需要做好渠道销售这件事。京东七鲜的模式创新就在于,深入源头去做更多重模式的精耕细作,从而对采销全链路形成全盘掌控力。结合开海季节点跑通以“海捕直达”为特色的高效供应链路,对应的品质、时效以及损耗水平,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才有了梭子蟹等鲜味俏食极速从海捕浪尖直达消费者舌尖。
尝“鲜”,又好又快又便宜成为日常
抢“鲜”,是为了让更多顾客尝“鲜”。
对于很多渔民来说,包括王师傅,捕捞上岸的海产品过去大多是在本地或周边市场销售,避开长距离运输的风险,保证收益最大化。即便有供应商采购后冷链发往全国海鲜市场、各大商超,但是海鲜活物脱离海水和高氧环境后的运输损耗,最终还是要消费者来买单。
远离大海的内陆群众,想以合适的价格吃到一口鲜活的海鲜,着实有点难度。如今,京东七鲜通过直采模式发挥抢“鲜”能力,直接改变了前端销售商品的品质、价格,海鲜产品供需失衡的问题从根源得到解决。
8月8日一早,京东七鲜北京北苑龙湖天街店门店,海鲜区99元/6只的开海季“头网蟹”格外抢手。首批上架的梭子蟹很快被抢购一空,紧急补货。
再往前几天,真正的老饕应该关注到了京东七鲜开海季特惠预售,139元整整3斤鲜活梭子蟹,8月1日-8月7日预售下单,8月8日配送到家或者门店自提。熊出墨发现,在8月5日、6日部分七鲜门店的预售库存已经提前售罄,这也符合从七鲜相关人士得到的信息,“第一天就卖爆了,整体超出了原定目标”。
尝“鲜”的含金量,在开海季梭子蟹身上体现地淋漓尽致——好品质、好价格、好服务,三位合一。
品质,得益于源头直采的品控关卡前移,16小时极速直达,七鲜门店玻璃水箱里吐着泡泡的的梭子蟹,鲜度十足。京东七鲜北京北苑龙湖天街店门店有海鲜爱好者看着梭子蟹分析:“这里的蟹一掂就知道,沉甸甸全是肉,不用担心买到‘空壳’”,不少路过的顾客也被吸引,“这品质必须买点尝尝鲜!”
价格,据熊出墨了解,在京东七鲜梭子蟹预售阶段,线下海鲜商户给到“特价200元三斤”,定价高出一截;现在京东七鲜99元/6只的售价,与其他同类生鲜平台相比也属于质优价美的选择。
好货不便宜是常识,做到又好又便宜,必然离不开优秀的成本控制。
三个词概括京东七鲜的成本优势:一是规模化直采,跳脱层层中间商的倒手差价,规模效应下摊薄运输成本,先进物流基础设施让损耗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履约体系,依托“1中心店+N卫星小店”协同,以及成熟的即时配送网络,履约成本得到优先控制;三是需求聚流,京东七鲜预售完成需求汇集,线下门店与线上APP场景协同,还有京东对七鲜的流量支持,多方因素共同优化了京东七鲜的获客成本。
服务,作为京东的优势基因,好服务在七鲜这里自然得以传承。举个最直观的例子,门店到店消费,京东七鲜为顾客提供加工区服务,现买现做现吃,最大程度保证梭子蟹鲜味,所以能看到加工区食客也排起了长队。另外,外卖订单在配送时效方面,京东七鲜最快30分钟送达的履约效率,稳稳的即时配送第一梯队速度。
对了,还有一个小彩蛋,消费者买到的梭子蟹带有溯源码,扫码就能查看梭子蟹从捕捞、质检到运输的全流程信息。从溯源“看见”1500公里外王师傅的船队,全程信息透明,吃得更安心,这也是好服务细致入微的体现。
品质 + 价格 + 服务,一套组合拳下来,京东七鲜带给消费者的体验,恰如其名,一周七天,又好又快又便宜成了大家生活消费的日常。
长“鲜”,供应链能力定胜负
“好蟹才能走得远,最近几年的采购量一年比一年多,对蟹要求高,损耗少,收购的价格就很合算。”
王师傅给京东七鲜供货的感受,道出了这份合作稳定、长久的秘密。凭借高效供应链的支持,京东七鲜给王师傅创造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在根本上决定了合作的可持续。
这指向了一条非常朴素的商业逻辑:利他、共赢。
王师傅并非个例。京东七鲜采销团队在“海捕直达”模式里表现出的优势能力是可以复用的,在生鲜水果和蔬菜、酒水等领域也同样依托直采供应链搭建正向增长闭环,京东七鲜的供应生态日趋丰富,也将确立更全面的竞争优势。
例如生鲜水果和蔬菜,京东七鲜通过“农户直通车”在河北、山东、天津等地建立起超过百个直采基地。农产品不再经由多级批发环节,农户采收后直接入库七鲜加工仓中心。以直通平台降低流通成本,助力增收致富,天津蓟州区的农户李大哥和渔民王师傅的感受基本一致:“以前愁卖不上价,找不着好销路。现在跟京东七鲜合作,清晨刚摘的蓝莓,不到中午就能送到消费者的手里。价钱公道,卖得还快,心里头真是又踏实又高兴!”
再看消费者这一侧,得益于直采的优质供给,京东七鲜的消费体验赢得大家青睐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新鲜的品质、周到的服务、亲民的价格。
还是来说今年开海的“头道鲜”梭子蟹,不只是普通消费者们用抢购爆单来支持,口味更挑剔的美食行家更对京东七鲜梭子蟹给予了专业级认可。
在北京打拼的南通人小林,梭子蟹不仅是一道时令美味,更是他对家乡的味觉印记。然而,之前他试过多种渠道买蟹,鲜味和品质都与家乡的味道不同。直到今年试了试京东七鲜的开海季梭子蟹,他明白了“一口回家”原来不是夸张的形容词。儿时记忆里的海风、早市的喧闹声,那一刻,都随着蟹肉的鲜甜闪现脑海。
做了十年海鲜生意的李师傅,挑蟹方面绝对是一把好手。有一次店内梭子蟹售罄,他临时从京东七鲜超市下单了一份,自此之后就把京东七鲜当成了采购“货源”,按他的说法,“这品质,比我自己挑的还放心。”
并且,随着京东七鲜供应链能力在更多商品供给链路中复用,消费体验也将全盘升级。比如在某次买菜时,笔者听到京东七鲜店员与顾客的交流,“我们的菜不用挑”。这种渗透到基层店员的商品自信,正是建立在强大供应链控制力、标准化品控体系之上,供应商严选、基地飞检、上市双检、全程溯源,全流程供应链能力作保,真正让消费者“闭眼买”。
不管是“海捕直达”的梭子蟹还是“产地直采”的蔬菜瓜果以及其他商品,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京东七鲜的供应链能力储备到位、模式彻底跑通。其采销路径的创新,走出传统对供应商采购的路径依赖,也在京东主供应链基础之上,探索出属于京东七鲜的直采、直达特色供应链。
回望生鲜零售、即时零售赛道最近几年风云变幻,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盒马鲜生、小象超市、京东七鲜,各家都在投石问路,部分玩家已宣告败北,还有玩家仍在摸索阶段,京东七鲜率先通过市场检验,有力地证明了: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战场,供应链能力定胜负。
下一步如何?那便是把成功经验复制到更多商品领域、业务覆盖更多地区,进而惠及更多合作伙伴、消费者。
所以今年以来,京东七鲜的前进步伐明显加快。根据京东财报信息,京东七鲜今年加速推进“1+N”模式在华北区域落地,预计年底前完成京津地区全覆盖。
这就意味着,明年的开海季,王师傅船队捕捞的梭子蟹,通过京东七鲜走向更多消费者的餐桌,越来越多人品尝到“第一口鲜”,王师傅会迎来一个更好的收成。当然,还有岭南的荔枝、黑土地的新米、汕尾的鲜活青蟹……值得珍惜的好味,理应得到“鲜”能力的守护。
本文系熊出墨请注意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取授权,违者必究。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