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大获全胜还是满盘皆输,就看着最后一哆嗦!
跨越两个半球的贸易博弈正式“开打”,就在巴西屈服时,中国的一纸"通行证"彻底改写了游戏规则。
特朗普成了真正的输家!
7月9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真相社交"上发布了致巴西总统卢拉的公开信函,宣布自8月1日起对所有来自巴西的进口商品征收50%的关税。
这一关税水平直接创下美国对单一国家征税的历史新高。甚至超过了此前中美贸易战最激烈时期的税率。
在同一天美国还向文莱、阿尔及利亚、摩尔多瓦、伊拉克、菲律宾、斯里兰卡、利比亚等7个国家发出类似信函,但对巴西的50%关税是所有国家中最高的。
信函中特朗普将矛头直指巴西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同时,还公然指责巴西政府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的司法调查是"猎巫行动",干涉巴西内政。
但特朗普似乎低估了巴西的硬气程度,巴西总统卢拉迅速回应称,关于"美国在与巴西的贸易中存在逆差"的说法纯属虚假信息,更是给出了相关数据。
根据美国官方统计数据,过去15年间,美国在对巴西的商品和服务贸易中累计实现4100亿美元顺差。
7月11日,卢拉再次发声,强调巴西政府拥有巴西人民的支持,不会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敲诈和威胁"低头"。
这次双方的来回拉扯,特朗普就等着巴西的经济承受不住从而低头,但没想到中国的一封“通行证”打乱了原有的节奏。
就在美国关税威胁发出后不久,中国驻巴西大使馆宣布批准183家巴西咖啡企业获准对华出口,据多家媒体报道,中国驻巴西大使馆宣布,批准183家巴西咖啡企业新获准入华,生效日期为7月30日,比美国关税生效提前两天,可谓一招"先手棋"。
其实自从2023年以来,中国进口咖啡305万袋,主要进口来源国中,拉美的巴西和哥伦比亚分别占据第一和第三位。
当年巴西对华咖啡出口140万袋,中国已成巴西第六大咖啡出口对象国。这个排名在今年快速上升。
中国咖啡消费市场的也是爆发式的增长,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跃居全球十大咖啡消费国之一,预计未来几年有望成为世界最大咖啡消费国。
近6年来,中国咖啡消费量年均增长7%,2025年有望增长7.8%。
瑞幸咖啡与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在2025年至2029年的5年内,瑞幸咖啡将共计向巴西采购24万吨咖啡豆,价值100亿元。
截至目前,瑞幸占到了整个巴西出口到中国咖啡豆的60%的市场份额。但巴西出口商显然不满足于此。
183家新获准入华的咖啡企业,意味着中巴咖啡贸易将迎来新的增长期。
这个消息瞬间让华尔街的那帮大佬坐不住了。
雷亚尔兑美元汇率像坐过山车一样急速下跌近3%,股市更是一片绿油油的景象。但有意思的是,巴西人的反应却出奇地淡定。
就在市场还在消化这个消息的时候,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咖啡种植者们已经开始"另辟蹊径"了。
塞拉多咖啡种植者合作社的负责人直接放话:"中国才是我们未来的希望!这个市场的潜力比美国大多了,我们要把最好的精品咖啡卖给中国人。"
这波操作,可把特朗普给整懵了!原本以为挥舞关税大棒能把巴西打得"嗷嗷叫",没想到反倒是给中国送了个大礼包。
用网友的话说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典型案例!"
这下好了,美国人要为特朗普的"任性"买单了。回过头来发现自己早上习惯性的一杯咖啡的,突然发现涨价了50%,这滋味,绝对酸爽!
更惨的是那些美国咖啡进口商。巴西咖啡的香醇口感可不是说替代就能替代的,短期内上哪儿找这么优质的货源去?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人平均每年要喝16.74杯咖啡,比2016年的9杯几乎翻了一倍。虽然跟"咖啡狂魔"芬兰人的1080杯还有差距,但这个增长速度,足以让全世界的咖啡商们眼红了。
更何况中国有14亿人口,这个市场蛋糕有多大,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
183张"通行”证成为这场复杂经济博弈中的关键转折点。
在全球化的大舞台上,我们正在见证两种截然不同的外交理念在激烈碰撞。
一边是美国长期奉行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挥舞制裁和威胁的利剑,试图通过施压来迫使其他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产生一定效果,但往往会激发被制裁国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中国一贯倡导的"握手合作"模式,通过主动开放市场、提供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来吸引和凝聚合作伙伴。
这种方式虽然见效可能相对缓慢,但却能够建立起更加稳固和持久的合作关系,真正实现"朋友越走越近"的良性循环。
值得深入关注的是,中巴之间的这种战略合作正在从单一的咖啡贸易迅速扩展到更加广阔和多元的领域。
咖啡只是这场合作大戏的开幕式,真正的精彩还在后面。
双方的合作还在向更高层次迈进。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如火如荼展开,中国的技术和资金正在帮助巴西改善交通网络、能源供应和通信设施。
科技创新合作方兴未艾,两国在新能源、生物技术、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
金融合作也在稳步推进,人民币与雷亚尔的直接结算正在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这183张看似普通的"通行证",不仅为巴西的咖啡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和发展希望,更为全球南南合作提供了一个鲜活生动、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范例。
在这场跨越两个半球的博弈中,真正的赢家不是挥舞关税大棒的一方,而是那些选择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国家。
中巴关系的新发展,正是这一趋势的最好注脚。
未来的全球贸易格局,将更多地由这样的合作伙伴关系来定义,而不是对抗和制裁。
编辑:木森
信息来源:“上观新闻”——(183家!中国批准更多对华出口)
更新时间:2025-08-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