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暮年,别困于“无人陪”,读懂这三重人生况味更自在

人走过半生往暮年去,渐渐懂了:日子里的甜与苦,终究要自己扛着消化。年轻时总盼着身边人能陪到底,可时光一淌,曾经的热闹、心头的牵挂,慢慢都散了,最后只剩自己伴着朝朝暮暮。其实晚年最怕的,从不是少了朋友、子女在侧,而是没摸清人生里那几件关键的事。

第一重:接纳“孤独”,是与自己和解的开始

傍晚散步回来,楼道里只有自己的脚步声;坐在餐桌前,碗筷也只摆了一副;电视再热闹,也填不满心里的空。不少人因此觉得孤单,怕被生活忘了。可真沉下心就会发现,孤独从不是生活的惩罚,反是人生的一种沉淀。古人说人生若得一知己,足矣,比起硬凑热闹,能安安稳稳和自己相处,才更难得。

泡杯茶看窗外花谢花开,翻本旧书打发闲暇,这些独处的时光,不是悲哀,而是和自己和解的过程。坦然面对孤独,把日子安排得有节奏,反倒活得踏实。要知道,能好好和自己相处的人,比围着一群朋友更安心。

第二重:看淡得失,日子才能回归本真

年轻时总盯着拥有,怕错过、怕失去,怕没人记挂,怕身边空着。小时候争输赢,成年后追名逐利,到了晚年才看清,这些都不过是过眼的云烟。真正让人安心的,是放下执念,不把得失放在心上。

钱财、名声、一家时时团圆,到最后也只是人生里的一段过往。看轻了,才能释怀;看淡了,才能安宁。不用纠结邻居家孩子孝不孝顺,不用在意亲戚来不来串门。晴天把被子晒得暖烘烘,一顿简单的家常饭,夜里能踏踏实实地睡,这就是最好的日子。正如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抛开外界的杂事,让生活回到最简单的样子,才最舒服。

第三重:守住“健康”,才守住余生的底气

越往晚年走,越清楚:身体硬朗,才是所有幸福的底。不少老人一辈子为家里操劳,最后把自己的身体熬坏了。其实对自己最实在的事,就是照顾好身体、善待自己。儿孙有他们自己的路要走,老伴或许只是陪自己走一段,只有健康,才是真真正正属于自己的底气。

每天早起动一动,吃的清淡合口,哪怕只是慢慢走几圈,晚上能睡好,都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心态放阳光些,身体结实了,再多烦恼也会飘走。身心康健,万事可期,这话不只是祝福,更是实在的道理,你健康了,余生才有底气应对那些风风雨雨。

路得自己走,苦得自己咽,雨来的时候得自己撑伞。世事像盘棋,前路还没定,我们都是赶路的人,把这三重况味读懂了,就会发现,平凡日子里藏着最真的幸福。春天看花开,秋天赏月亮,三餐四季都像首小诗;自己活得安然,才算潇洒。

最后借苏轼的词共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愿你余生能自在如风,健康一直都在,活成自己喜欢的、闪闪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2

标签:美文   况味   暮年   自在   人生   余生   底气   身体   晚年   健康   花开   孤独   日子   得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