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沧海梦想家
编辑 | 沧海梦想家
台湾,这个面积只有3.6万平方公里的小岛,人口数量还不及北京的数量,却能创造出让人咋舌的经济奇迹。
2025年上半年,台湾以2340万人口撬动了超过3万亿的GDP,隔海相望的福建省,人口是台湾的近两倍,经济总量却和台湾差不多。
台湾的发展为什么这么好?在我国所有省份中又排在什么地位呢?
今年上半年,台湾经济总量在全国排第七,人均25.5万元的人均收入,妥妥的全国第一梯队。
第二季度GDP增长了7.96%,这可是近四年来的最高纪录,很多地方现在能保持5%的增速就已经不错了。
因为台湾的半导体产业领先世界,早在2014年,台湾的半导体产业规模就已经是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这些年AI大火,全球都在抢算力,台湾凭借在芯片制造上的技术优势,成了各大科技巨头的香饽饽。
还有台湾的出口数据,今年上半年,台湾的商品和服务出口暴涨了35.1%,对美国的出口更是疯狂,上半年增长51.3%,6月份单月竟然飙升了90.9%。
这背后也有特殊原因,特朗普那套贸易保护主义,很多企业怕以后关税更高,就赶紧抢出口,趁现在多卖点是点,这种末班车效应确实给台湾经济添了把火。
不过台湾经济也不全依靠半导体,精密机械、电子制造这些传统强项依然稳健,石化、橡胶这些老牌产业也在默默贡献力量,只是相比之下,半导体的光芒太耀眼,把其他产业都比下去了。
台湾的人均GDP确实挺高,但台湾的贫富差距其实不小,这就引出一个问题,经济数据好看,老百姓的获得感却不高。
台湾这种小而精的发展模式,在特定历史阶段确实创造了奇迹,但随着全球产业链重组,地缘政治变化,这种模式还能走多远,特别是对比福建这样的大陆省份,两者经济发展的路子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今年上半年,福建的GDP接近2.8万亿,增速5.7%,总量和台湾差不太多,可福建有4000多万人,几乎是台湾的两倍,这么一平均,人均GDP只有6.5万左右,刚好是台湾的四分之一。
福建这不是被台湾甩开好几条街吗?别急,得看看福建是怎么发展的。
福建这些年的工业发展,那叫一个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比GDP增速还快不少,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增速达到16.8%。
以前总觉得福建就是做鞋子、做服装的,现在人家新能源电池、光电显示、生物医药搞得风生水起。
宁德时代这家从福建走出去的企业,现在是全球动力电池老大,市值一度超过万亿,台湾有台积电,福建也有自己的产业。
何况福建的民营经济占工业比重达到63.9%,贡献了近七成的工业增长,这说明福建的经济活力主要来自民间,不是靠几个大国企撑着,而是千千万万个中小企业在拼搏。
这种模式挺健康的,台湾虽然人均GDP高,但太依赖几个大企业,风险集中,福建这种遍地开花的模式,抗风险能力反而更强。
福建的消费水平表现也不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25万亿,增长6%,特别是家电销售,增长了43.1%。
投资方面福建也在稳步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都保持两位数增长,这说明福建在补短板、强基础。
福建老百姓的收入这块也在变好,人均可支配收入26478元,虽然比不上台湾,但增长稳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6.4%,比城里人还快。
这个数据背后,反映的是福建在推进共同富裕,不像台湾那样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福建在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
福建农村很多地方搞起了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以前种地一年到头赚不了几个钱,现在搞个农家乐、种点特色水果,收入翻了好几倍。
还有服务业的发展也挺亮眼,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收增长17%,这说明福建的经济结构在优化,不再是单纯的世界工厂,而是在向服务型经济转型。
福建背靠大陆这个超级大市场,台湾再怎么发展,市场就那么大,天花板明显,福建不一样,14亿人的市场,想象空间太大了。
当然了,福建也有自己的问题,比如人才外流、产业升级压力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等,但看看福建这些年的发展轨迹,从前店后厂到创新驱动,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
既然福建发展这么好,为什么人均GDP还是只有台湾的四分之一,这就涉及到整个大陆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格局,福建在其中处于什么位置?其他省份又是什么情况?
第一梯队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这四个省,GDP都超过了5万亿,广东还是老大,6.87万亿的体量,相当于两个多台湾,江苏紧随其后,6.7万亿也不含糊。
可真正有意思的是增速,江苏5.7%,浙江5.8%,可广东只有4.2%,这在第一梯队里算是拖后腿了。
就是因为广东太依赖外贸了,国际形势一有风吹草动,广东就跟着打喷嚏,相比之下,江苏和浙江的日子好过多了。
江苏有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从生物医药到集成电路,产业链完整,不怕某个行业出问题,浙江的数字经济占GDP比重都到13.4%了,阿里巴巴带动了一大片。
还有西部的成绩也不错,西藏7.2%的增速,全国第一,超大规模水电站,清洁能源现在多吃香,全国都在搞碳中和,西藏坐拥雪山江河。
四川、重庆、陕西这些地方也不错,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玩得挺溜,以前东部的工厂嫌人工贵,现在往西部搬,两边都受益。
当然不是所有地方都这么幸运,山西3.8%的增速,全国垫底,煤炭大省的帽子不好摘,转型谈何容易。
云南4.4%的增速,主要是旅游业没恢复到预期,本来指望疫情后游客爆满,结果大家都不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花钱了。
辽宁4.7%的增速,在全国来看也是倒数,老工业基地这个包袱太重,国企改革喊了多少年,真正落地的没多少。
台湾的问题也不少,GDP增长忽高忽低,2023年只有1.4%,今年预计也就3.2%左右,这种过山车式的增长,企业怎么做规划。
大陆这边虽然问题也不少,但至少在想办法,山西在搞新能源和高端装备,云南在发展大健康产业,广东在培育内需市场。
其实不管是台湾还是大陆各省,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区别在于,大陆有足够大的回旋余地,台湾就那么大点地方,转型失败了往哪转,容错率太低了。
台湾和福建,一个是小而精,一个是大而全,放眼整个大陆,东部在转型,西部在崛起,每个地方都在找自己的路,有成功的,也有还在摸索的,但都在往高质量发展走。
台湾的今天或许风光,但看看老龄化、贫富差距这些问题,未来还真不好说,倒是福建这种稳扎稳打的路子,虽然不够炫目,但可能走得更远,毕竟经济发展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
更新时间:2025-09-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