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桑榆 文||朱新春

人至桑榆,岁月悠长。晚风轻拂,夕阳如织,天边挂着一抹温柔的橘红,仿佛是时间老人特意为这时段的人生铺设的背景。站在高处,俯瞰市区,车水马龙,行人匆匆,奔波的是希翼,装载的是艰辛,归途是港湾;移目公园绿荫道,一众老者步履虽缓,眼神中却闪烁着历经风霜后的淡然。

人至桑榆,亦是收获的季节。天道酬勤,辛勤的耕耘,收获的不仅仅是物质积累,更多的是心灵的富足,情感沉淀后的升华。那些年轻时的梦想,有的成为眼前的现实而欣慰,静心品茗,含饴弄孙,天伦之乐,其乐无穷。有的或许仍留在梦境中。“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知足者常乐,常乐者康宁福寿。




岁至桑榆,方觉时光匆匆,往昔如烟。每一刻与朱陈相守,都如稀世珍宝,温暖心房。夕阳下,笑语盈盈,往昔风雨皆成过往,唯余这份陪伴,温柔了岁月,璀璨了晚年,让心灵得以安宁,那些年轻时的忙碌与追逐,此刻都化作了嘴角边一抹温馨的微笑。手中的茶,不再只是解渴之物,而是品味人生甘苦、回味过往云烟的媒介。

岁至桑榆,更应切记,“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各种意外伤病会不期而遇。无病无灾,就是家人的福报。前几日雨后庭院湿滑,家属稍有不慎,手臂摔成粉碎性骨折。在陪护康复期间,所见伤者,老人居多。伤者遭罪,连累子女。手术室、住院处、重症监护室、病房内外,随处可见一位位精神憔悴,眉宇焦虑的患者或陪护亲属。偶见自身行动不便的老人,佝偻着身子照料老伴,更有孤身一人的耄耋患者,在寂静中透着孤独的凄凉。当闻听重症监护室内的老者,曾获得省市优秀企业家,优秀党务工作者多项荣誉,但因老伴早逝,独子在外不能身边尽孝时,顿生感慨:类似此情,绝非个例。如何使弥留之际的老党员、老功臣体验到党和政府特殊的临终关照,由党和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指导文件,明确责任部门、资金来源,服务标准及监督机制,让其制度化、规范化,必定能进一步彰显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党和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作者简介:

朱新春,中共党员,正高职称,退休干部,曾从事国企新闻宣传工作三十多年,退休后喜与书为伴,偶有心得,常用文体抒怀,偶见媒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美文   桑榆   朱新春   老伴   老人   老者   人生   往昔   年轻时   住院处   重症   含饴弄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