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诺成“自闭症元凶”?特朗普宣布泰诺致自闭症,全球准妈妈慌了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昕昕

前言

9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郑重其事地说,孕妇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泰诺)可能和孩子的自闭症有关。

要知道,这可是全世界孕妇退烧止痛的"救命稻草"啊!

多少个深夜里,发着烧的准妈妈们小心翼翼地吞下半粒泰诺,心里默念着"宝宝要健康"。

现在突然被告知,这个被医生反复确认"孕期唯一安全"的药物,可能让孩子患上自闭症?这种心理冲击,简直像是晴天霹雳!

泰诺不安全?

不过科学界的反应却让人稍微松了口气。

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塔里克·亚沙雷维奇明确表示,"有些观察性研究确实提到了可能的关联,但证据并不一致"。这话听起来很官方,但翻译过来就是: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两者之间真的有因果关系。

更有说服力的是去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瑞典250万儿童的数据,研究者聪明地比较了同一个妈妈生的兄弟姐妹——如果药物真的有问题,那同一个妈妈的孩子应该都会受影响。

结果呢?这种关联消失了!这说明什么?可能真正的原因在于妈妈的基因,而不是那颗小小的退烧药。

想想也是,自闭症本身就有很强的遗传倾向,而且孕期需要用退烧药的妈妈,往往身体状况本来就不太好,这些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怎么能简单地把锅都甩给一颗药呢?

美国自闭症科学基金会也站出来表达了"深切担忧",担心这种没有充分科学依据的说法会误导公众。

可是这场争议背后,最让人心疼的还是那些准妈妈们,发烧的时候到底该不该吃药?不吃药,高烧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吃了药,又担心会不会真的增加自闭症风险,这种两难的煎熬,只有当过妈妈的人才能真正理解。

其实医学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任何药物都有风险和收益,关键是要权衡利弊。

孕期持续高烧本身就可能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相比之下,一个"可能的、尚未证实的"风险,真的值得让准妈妈们在高烧中硬扛吗?

世界卫生组织的立场很明确:证据仍然不一致,这意味着目前的科学证据还不足以推翻几十年来的临床经验和安全记录。

作为普通人,我们也许无法完全理解那些复杂的科学研究,但我们可以选择相信经过时间检验的专业共识。

毕竟几十年来,无数准妈妈都在依靠这种"常规药物"度过孕期的不适,如果真的有严重问题,早就应该被发现了。

结语

这场风波也提醒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理性思考有多重要,面对任何耸人听闻的说法,都要多问一句:证据在哪里?专业机构怎么说?

对于正在怀孕或计划怀孕的女性朋友们,我想说:不要因为一时的恐慌就放弃必要的治疗。

有任何疑虑,请咨询你的医生,而不是被网上的传言牵着鼻子走,你的健康和宝宝的健康,都太珍贵了,值得更理性、更科学的呵护。

毕竟做妈妈已经够不容易了,不应该再被这些未经证实的恐慌困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9

标签:育儿   自闭症   元凶   全球   孕期   妈妈   证据   世界卫生组织   药物   科学   风险   美国   胎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