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跨越海峡的共同记忆。
1945年10月25日,台北公会堂(今中山堂)门前高悬起“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的横幅。二战中战败的日方代表在此向盟军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主官陈仪递交投降书,宣告台湾复归祖国版图。这条艰难的光复之路,走得比所有人预想的更漫长。
历史上,台湾曾先后遭到荷兰与日本入侵。1661年,南明将领郑成功驱逐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189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惨败后签订《马关条约》,又将台湾推入日本殖民统治的深渊。台湾同胞长达50年的抗日斗争,自此开始。
“台湾在我手上没有了,你要把台湾给拿回来”
在台中市雾峰区,坐落着有百余年历史的雾峰林家宅园。林家祖先从福建漂洋过海而来,发展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家族之一,也成为宝岛历史的见证者。

△雾峰林家宅园
割让台湾后,清政府下令,驻台军队和官员必须内渡。曾在中法战争时抗法有功的林文察之子林朝栋虽有心率领“栋军”固守抗日,却也无力回天,部队被迫解散。林家安稳富足的生活,自此彻底改变。
林朝栋之子林祖密抗拒日本殖民统治,不惜放弃家产也要脱离日籍。他是1911年后第一个恢复中国国籍的台湾同胞,也成为后世口中的“台湾抗日第一人”。

△林祖密
当时整个福建台湾武装抗日就是都林祖密一个人在领导了。因为他爸爸要死之前跟他讲,台湾在我手上没有了,你要把台湾给拿回来。
——林光辉 雾峰林家第九代后人
1895年席卷台湾各地的抗日战争,史称“乙未之役”。日军则报之以极端残酷的镇压与屠杀。

△1896年云林大屠杀后,当地抗日力量几乎殆尽
1915年,台湾民众规模最大丶牺牲人数最多的一次武装抗日行动在台南西来庵爆发。有记录指出,此事件背后也有林祖密的影子。
西来庵起事失败后,林祖密重返大陆,投身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直到1925年被军阀杀害。其时,第五子林正亨年仅10岁,他将在15年后奔赴抗日前线。

△林正亨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六年后更在卢沟桥挑起战火,致使中日全面开战。林正亨毅然投笔从戎,1940年前往广西,在昆仑关血战四天四夜;1944年,林加入青年远征军,赴缅甸作战。
最终,林正亨以一敌八,身中16处刀伤,奄奄一息被从死尸堆中拖出来。经一年医治,双手终身成残。此时抗战已然胜利,林正亨在给母亲的家书中平静地写道:台湾光复,父亲遗志已达,我残废不足惜。

△林正亨家书
“台湾人反日斗争的思想武器有两个”
1921年,林祖密的堂叔林献堂与蒋渭水等友人创设“台湾文化协会”,而这其中走出了不少后来历史舞台上的关键人物。
出身台湾彰化贫苦家庭的谢雪红,曾辗转至青岛接触到五四运动,思想为之震动;返台加入文协后,又投身妇女、劳工等政治运动。这个“台湾第一位女革命家”,最终成为台湾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台共主要成员
后来日本人在1939年他们编的《总督府警察沿革志》,他们自己就总结就台湾人反日斗争的思想武器有两个:一个是中华民族意识,另外一个是左派的,就是反帝的社会主义。
——蓝博洲 台湾作家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了将台湾改造为尽忠于日本的战争工具,日本实施了“皇民化运动”计划。

△1937年4月1日,台湾报纸汉文栏全面废止
1937年,他们废除了报纸的中文版和学校的古汉语、中国历史等课程;1940年又推行“改姓名运动”,要求台湾人改为日本名字。
面临日本政府这么大的压力,我们台湾人还是很聪明。像姓吕的,我们改日本姓改成“宫本”。“宫本”什么意思?那个宫殿的“宫”里面就有一个“吕”字。
——戚嘉林 统一联盟党荣誉主席
台湾史研究会理事长
台湾人事实上从未成为真正的“皇民”。至1943年11月底,抗战已近尾声之时,更改姓名的台湾人只有12.6万人,仅占当时人口总数的2.1%。
“我们是抗日的义勇军”
1939年2月,33岁的李友邦于浙江金华成立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这是抗战时期,台湾同胞第一次有组织地参与祖国大陆的抗日战斗。

△李力群介绍李友邦将军纪念馆
我父亲一生的愿望就是要保卫祖国,收复台湾。
——李力群 台湾义勇队总队长李友邦次子
李友邦出生于新北市芦洲区的李家老宅。少年的他就曾加入台湾文化协会、策动学运;后前往广州,考入第一次国共合作下的黄埔军校第二期。
1927年国共关系破裂。李友邦因与许多左翼人士有往来,被国民党关押,直至全面抗战爆发后才获释。这段经历让他得以结识新的共产党志士,并在他们的支持下完成了台湾义勇队的组建。

△台湾义勇队
义勇队活跃于浙江、福建,不仅从事医务诊疗、生产报国、文宣教育与对敌政治工作,也直接参与前线作战。
如今97岁高龄的曾东升,谈起当年在台湾义勇队下属少年团的生活依然历历在目。


△曾东升
我们是抗日的义勇军
是台湾民族解放的先锋队
要把日寇踢出祖国
要把他在台湾镣锁打碎!
——台湾义勇队队歌
1941年2月,包括台湾义勇队在内的多个台胞抗日组织在重庆组建“台湾革命同盟会”,矢志集中力量抗日救国、光复台湾。
然而,光复后的台湾又陷“白色恐怖”阴云,李友邦和曾同为台湾义勇队队员的妻子严秀峰双双被捕,李友邦终遭当局处决。而严秀峰为丈夫平反奔走半生,并于1985年捐出芦洲李宅,设为历史古迹,用以宣传李友邦的抗日事迹与民族精神。
二战硝烟散去八十年后,当世界各地纷纷隆重纪念二战胜利之时,同样曾饱经战火的台湾岛,又将如何继续讲述这些故事呢?
本周六晚22:00
凤凰卫视中文台《皇牌大放送》特别呈现
《共同的记忆——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80周年特别纪念》
敬请关注!

来源:皇牌大放送
编辑:易园园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