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层人事大换防,9人卸任、7人调整,信泰人寿能否重开新局?

董事会大换血后,今年上半年财务、人力、风管等中高层换防。

文/每日财报 栗佳

近日,关于信泰人寿上演一场中高层人事“大洗牌”的消息在保险圈内引起轩然大波,一方面,信泰人寿内部重大人事调整涉及多位核心高层管理人员,波及面及影响力较广;另一方面,这轮调整距2024年7月该公司高层 "大换血"才不到9个月的时间,如此频繁且较大规模的高管人事换防,这在保险行业里算是非常少见的。

当然,每一次高管人事调整的背后其实都与股东博弈密不可分,亦或是整个公司层面战略转化下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从该维度来分析,信泰人寿一直以来持续进行的高管人事频繁换防,也是符合以上逻辑的,要知道作为浙江民营保险领域的先行者,信泰人寿自成立以来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便一直深陷资本博弈的漩涡,此前其股权架构背后暗藏的"明天系"金融版图操控痕迹尚未消退,又于原掌门人邹平笙治理下爆出高达160亿元的违规资金腾挪丑闻,一系列股权代持暗流、关联交易迷局及资金挪用漩涡,使信泰人寿始终徘徊在监管风暴眼的中心地带。

直至2023年国资入驻及2024 年物产中大系全面进驻董事会后,信泰人寿才在形式上完成了股权重构,开始踏上新征程。而在这一系列股权动荡之路上,信泰人寿内部无时无刻都伴随着人事调整,而此次中高层换任,或也预示着信泰人寿新股东对公司管理团队重塑的决心。

中高层上演人事“大换岗”,

涉及财务、人力、风管等多个重要条线

根据公开信息,信泰人寿近期发生重要人事调整涉及管理人员职务变动共计16人,其中9名人员卸任,7名管理人员履新。此次调整涉及公司多个核心部门及聚焦于部门负责人级别,包括人力资源部、风险管理部、客户服务部、公司运营部等,人员职务层级上至执行董事下至部门总监均有重大变动。

此次卸任的9人中,王君波,傅璟,李晨,张静波4位高管尤为值得关注,他们均是信泰人寿的重要高级管理人员。具体来看,原董事会成员执行董事王君波不再担任财务总监职务,其财务领域管理权限已全面移交。纪委书记、职工监事傅璟不再担任党委组织部及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李晨离任资产负债管理部总经理职位。首席风险官、合规负责人张静波不再担任风险管理部总经理职务。

不难发现,以上四位核心高管层职务调整呈现三大特点:关键岗位权责分离趋势明显,专业管理半径有效收缩,核心职能监督制衡机制得到强化。

《每日财报》深度剖析四位高管职业轨迹,发现其职业发展脉络呈现鲜明反差:

王君波与傅璟的职业路径均深度嵌入物产中大生态圈,皆属于物产中大系高管阵营。王君波作为该集团金融板块资深管理者,曾历任物产中大集团财务公司党总支委员、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工会主席及职工董事等职,后调任集团金融部总经理,其职业生涯始终未脱离物产中大系的金融版图。随后自2024年7月起担任信泰人寿董事职务,同时拟任该公司财务负责人。

傅璟则呈现政商跨界特征,早年任职于浙江省文旅系统,历任办公室二级主任科员至副主任、人事处副处长等职,后转战物产中大商业保理公司担任党支部委员、副总经理,完成从公职人员到金融从业者的身份转换。同样在2024年7月来到信泰人寿,开始担任监事职务,同时分管人事与办公室。

李晨与张静波虽无物产中大背景,但堪称信泰人寿发展史的见证者。李晨自2019年8月空降至信泰人寿任副总经理,次年5月即获任财务负责人要职,晋升时年仅40岁,其职业跃升速度在保险业内颇为罕见。

张静波更是公司合规体系的奠基人,早从2012年6月便以合规负责人身份加入后,历经四年磨砺晋升首席风险官,至今已执掌该公司风险管控体系十余载。值得注意的是,这位保险老将出生于1962年末,现已步入花甲之年。

除了以上四位核心高管外,此次卸任的另外五人均是信泰人寿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可谓是集体换防,显示该公司正对既有业务架构进行系统性重构。包括原运营总监张旭虹卸任、银保业务总监郑志明离任、高军卸任经代业务总监、王晓明同时卸任个险业务总监及该业务部总经理职务、客户服务部总经理助理娄秋弟离任。

再来看履新的7名管理人员,原审计稽核部总经理李国辉接替张静波成为风险部新一任总经理;原党办、董办副主任(总经理级)田波调赴客户服务部担任副总经理;客户服务部下设四大职能板块同步完成管理层迭代,分别由华强、董雪、季焱、周炜对应担任保全管理处、综合管理处、消费者权益保护处、电话中心高级经理。

此外,原客户服务部总经理常亮职务调整显示为"另有安排",结合本次客户服务体系架构重组,暗示信泰人寿可能在酝酿更大维度的服务战略转型。

经过一系列调整,目前信泰人寿高级管理层仅剩四人“身兼数职”,总经理长期缺位,暂时形成了"四位一体"的架构:副总经理李晨,副总经理林彦百兼任首席投资官,总精算师余跃年,首席风险官张静波同时兼任合规负责人。

浙江国资入主,

董事会人员“大换血”

事实上,本次信泰人寿中高层人事集体大换防早在去年之时就已经有所预兆了。

信泰人寿于2024年初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资本战略升级,经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核准,公司注册资本实现跨越式扩容,由50亿元激增至102.04亿元。此次增资同步引入四大战略股东:物产中大集团、杭州城投资本、萧山环境集团及钱江世纪城,合计持股比例达51%,为公司构筑起多元股权结构。

资本重构后的信泰人寿股东版图呈现新格局,物产中大集团以33%持股比例跃居控股股东地位,取代存款保险基金成为新的战略锚点;存款保险基金与保险保障基金则并列第二大股东,各持17%股份,形成监管系稳定器;北京九盛资管、杭州城投资本、萧山环境集团持股比例分别为9.7%、9%、5.6%股份,构成地方国资系支撑力量。

业内观察人士指出,此次资本变革具有三重战略价值:其一,注册资本突破百亿门槛显著增强偿付能力,为公司业务扩张提供资本弹药;其二,多元股权结构形成"国资主导+监管托底+市场活化"的治理新生态;其三,物产中大系的深度介入有望导入产业协同资源,助力险企突破传统发展模式。此次战略调整既符合监管导向,更为行业提供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范本。

然而,在增资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没多久后,2024年6月金融监管总局连发6份通报文件,直接剑指信泰人寿内部管控混乱诸多顽疾,也为此次人事震荡埋下了伏笔。

根据当时通告文件信息显示,信泰人寿因股权转让许可申请中提供虚假材料被罚款50万元;7家原股东因入股资金不实被清退;原董事长邹平笙因股权转让许可申请中提供虚假材料,而被撤销任职资格,并禁止其终身进入保险业。

随后,股权重构及监管重罚的阵痛迅速传导至核心高管层,2024年7月,信泰人寿借以董事会换届契机将董事会成员大“换血”,变更人数已超过董事会成员人数的三分之一。经公司股东大会选举,并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核准任职资格后,信泰人寿任命吴斌、王君波、楚静、苑莉、翁国民、郭金龙、刘贤斐为第四届董事会董事,原第三届董事会董事谭宁等人不再担任公司董事。

在新的董事会成员中,吴斌、王君波两名执行董事均来自信泰人寿第一大股东物产中大集团;楚静、苑莉两名非执行董事则分别来自存款保险基金与保险保障基金;还有三名干部翁国民、郭金龙、刘贤斐则为独立董事。

彼时,业内有消息称,待吴斌出任董事长后,谭宁或将重新回到总经理的职务,打破信泰人寿总经理自2023年起长期空悬的局面。但直到现在,信泰人寿的总经理一职仍悬而未决,未有合适人选来接棒。

盈亏走向“成谜”,现金流开始承压

伴随股权结构深度调整,信泰人寿经营战略正经历系统性重塑,而财务披露出现的显著变化尤为值得关注。

自2023年第三季度起,信泰人寿已连续六个财季未公开净利润数据,形成长达18个月的业绩披露空窗期。更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2023年度财务报告至今仍未发布,导致成本结构等关键经营指标处于信息“黑箱”状态,这种非常规的披露节奏引发市场高度关切。

新晋股东带来的资源注入与经营理念碰撞,使得这家拥有近二十年发展历史的寿险机构正在经历战略重构的必经阵痛。从筹备到正式展业的漫长周期中,公司历经多轮股东更迭与管理层调整,直至近年方才步入业绩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

如下图所示,信泰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从成立之初2009年的8.11亿元逐年增长至2024年末的529.93亿元,虽然整体呈现大幅扩张态势,但是近些年其保费增速却自2020年来有所放缓,期间同比增速分别为116.87%、7.79%、-1.33%、10.87%及-1.12%。

净利润则是在2015年首次盈利,随后在2016年和2017年又陷入了连续两年亏损的局面,2018年-2022年,信泰人寿连续5年实现了盈利,期间净利润分别为0.32亿元、0.35亿元、0.75亿元、1.02亿元、2.26亿元,但是这样连续盈利的势头并没有保持住,2023年上半年由盈转亏,亏损掉了4.63亿元。由此计算可知,2009年至2023年上半年,信泰人寿累计亏损了25亿元。

正如前文所述,由于信泰人寿自2023年第三季度起至今,其偿付能力报告中并未披露过净利润数据,因此目前我们无法知晓信泰人寿净利润是否扭转亏损。

偿付能力方面,在成立的最初七年时间里,信泰人寿的偿付能力就像坐过山车一般,2009年和2013年两次穿破零点降为负值,直至2014年之后才趋于平稳。如今,其偿付能力情况依旧“告急”,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信泰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44%、153%,两项指标满足监管红线最低要求,最近两次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BB类。

此外,我们还关注到,目前信泰人寿正面临保险产品到期给付的重大考验。历史数据显示,该公司在2019年曾创下万能险销售的历史峰值,当年新增保户投资款达85.2亿元,较前一年的24.2亿元激增252%,较次年34.7亿元的规模亦形成显著对比,特别是信泰金富贵、稳得利两款五年期万能型产品,其保险期限的特殊设计使得2024年成为集中兑付窗口期。

最新偿付能力报告揭示的现金流危机已现端倪,截至2024年末,信泰人寿分红账户净现金流达-45.32亿元,万能账户虽保持75.83亿元净流入,但两者叠加仍形成巨大资金缺口。这种现金流压力本质上体现的是信泰人寿过去销售策略的结构性矛盾,过度依赖高现金价值短期产品,导致当前面临集中兑付的流动性压力。

业内人士指出,要破解这一困局,信泰人寿必须加速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加大长期保障型产品的开发力度,逐步降低对高现金价值产品的依赖,构建更加均衡的保费收入结构。这一转型不仅关乎现金流安全的短期诉求,更是险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诚然,信泰人寿也意识到转型的急迫性,2025年1月21日,物产中大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新曾在信泰人寿战略发布会上公布了实施渠道改革、客户经营、产品转型、康养生态、机构发展、投资提升等六大策略,致力于将信泰人寿打造成为值得信赖的一流保险综合服务提供商。我们也期待,在国资强势入主,以及内部管理结构不断完善调整下,接下来信泰人寿能够打开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7

标签:人寿   物产   董事会   股东   职务   高层   总经理   负责人   人事   战略   集团   财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