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冯俊英 喻红君)深夜的产科病房,本应是迎接新生命的温馨场景,却因一位二胎妈妈的突发状况陷入紧张。近日,孝感市中心医院的医护团队,在夜班中紧急处置了一例剖宫产术后肠粘连并发小肠梗阻的病例,让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个容易被忽视的产后问题 —— 胀气。

这位张女士是 “疤痕子宫” 产妇,第二次剖宫产术后,因伤口疼痛和身体疲惫,下床活动时间较晚。没过多久,她就出现了剧烈的腹部胀痛,远超普通术后胀气的范畴。经检查确诊为术后肠粘连并发小肠梗阻后,医护团队立即采取胃肠减压、禁食处理,并通过持续泵入药物缓解症状。
其实,剖宫产术后胀气并非个例,但很多人都把它当作 “小麻烦”,殊不知处理不当,就可能像张女士这样发展成严重并发症。
1为什么剖宫产后容易胀气?
剖宫产术后胀气主要是手术和麻醉的共同作用结果。
麻醉影响:手术中的麻醉药物会使肠道蠕动减慢,甚至暂时“瘫痪”。
手术刺激:手术本身会触及肠道,导致肠管暂时性麻痹。
活动减少:术后伤口疼痛,使得妈妈们不敢活动,进一步减缓了肠蠕动。
疤痕子宫:对于二次或多次剖宫产的妈妈,腹腔内可能存在原有的手术粘连,这会增加肠道功能紊乱和梗阻的风险。
通常,肠道功能会在术后 24-72 小时内逐渐恢复,而肛门排气(放屁)就是肠道 “苏醒” 的重要信号。

2这些信号必须警惕!
普通的术后胀气,通常表现为腹部轻微的饱胀感,在排气后会立刻缓解。而一旦出现以下警示信号,必须高度警惕:
腹胀加剧:腹部不仅胀,而且又硬又鼓,像充气的皮球。
疼痛性质改变:从胀痛转变为持续的绞痛,或者疼痛部位固定。
恶心呕吐:呕吐物可能从胃内容物变为黄绿色的胆汁,甚至是有粪臭味的肠内容物。
停止排气排便:超过预期时间仍未排气,且无便意。
伴随症状:可能出现发热、心跳加快等全身症状。
张女士的案例中,正是“下床晚”和“既往肠粘连”这两个高危因素叠加,导致了病情的急剧变化。
3如何有效预防和缓解胀气?
1尽早、尽勤下床活动
这是最有效、最重要的一条。通常术后24小时之内,在护士的指导和协助下,就应该尝试下床站立或在床边慢走。不要因为怕痛而退缩。早期活动就像是给肠道做“体操”,能极大地促进肠蠕动恢复。每2-3小时下床活动一次,每次10-15分钟,效果远胜于任何药物。

2科学使用镇痛方案
不要硬扛疼痛!现在有术后镇痛泵等多种方式可以有效控制疼痛。只有疼痛减轻了,您才更有信心和能力去早期活动和哺乳。
3饮食“循序渐进”
在未排气前,严格遵医嘱进食流质(如米汤、萝卜水)。排气后,也不要立刻大补,应从半流质(粥、烂面条)逐渐过渡到普食,避免食用牛奶、豆制品、红薯等易产气的食物。

4非药物辅助方法
腹部按摩:护士指导下,家人可用手掌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产妇腹部,避开伤口。
改变体位:在床上多翻身,变换姿势。
咀嚼口香糖:有研究表明,咀嚼口香糖能通过“假饲”效应反射性地促进肠蠕动。

5积极心态与有效沟通
保持乐观,积极与您的护士和家人沟通您的不适。医护人员是您最坚实的后盾,任何细微的变化都请及时告诉我们。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