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不能当主食,可不是因为吃多了会反酸、放屁!

我是60后,经历过粮食短缺的时期,那时候生产队分的净是一些玉米黑面和红薯,母亲就将黑面红薯面和白面蒸成花卷,可那时候我们淘气,光把白面吃了,将黑的留了下来。那时候我印象最深的是吃红薯,最简单的是将红薯面弄成窝窝头,放一晚上,第2天又硬又冷,吃到肚子里不停地反酸,腹胀难忍还老是放屁!那时候东街的一个生产队,在电影上宣传红薯下蛋1千 1万,红薯的产量特高,它未能成为主粮,恐怕是自然条件、社会习惯和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简单来说,核心原因在于:主粮的定义不仅仅是“能吃饱”,更需要满足“长期稳定储存、易于加工、成为大多数人每日能量主要来源”等苛刻条件。 红薯在这些关键方面存在短板。

1. 储存问题:难以长期保存(最大的硬伤)

2. 营养结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且食用体验单一

3. 加工与烹饪的局限性

4. 经济与政策考量

补充:红薯的重要历史地位

尽管不能成为主粮,但红薯在历史上扮演了 “救荒粮” 的角色。自明朝传入中国后,因其耐旱瘠、高产的特性,在灾荒年代养活了大量人口,对中国人口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在谷物主粮不足时的关键补充。

总结

特性

红薯

小麦/水稻(主粮)

结果

储存性

差,易腐烂,数月

极好,可存数年

红薯出局

能量密度

较低,体积大

较高

主粮更适合作为能量基础

蛋白质提供

很低

相对较高

主粮更优

加工多样性

有限

极其丰富

主粮塑造了饮食文化

战略安全性

低,风险高

高,稳定可靠

国家政策倾向主粮

因此,红薯是一位出色的 “超级替补”“营养补充者” ,但因其天生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无法取代小麦和水稻作为 “主力队员” 的地位。在现代,我们更应珍视其营养价值,将其作为健康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试图将其推上主粮之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6

标签:美食   主食   红薯   主粮   谷物   小麦   水稻   蛋白质   能量   含水量   特性   加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