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
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
日照籍学者
梁作堂、申有青、代世峰当选为院士
至此
日照籍两院院士已达6位
他们是
叶连俊、葛均波、尹浩
梁作堂、申有青、代世峰
院士们在粒子物理、生物医药、
煤地质等多个前沿领域
彰显了日照籍学者
在国家科创事业中的硬核力量

叶连俊(1913年7月19日—2007年12月2日),日照东港区人,地质学、沉积矿床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叶连俊于1937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并考入实业部中央地质调查所;1945年,赴美进修,先是在美国联邦地质调查所学水文地质,后到美国垦务局丹佛实验中心参加在那里进行的三峡工程地质条件的实验研究;1947年底回国,返回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1948年在中央地质调查所筹建中国第一个水文工程地质研究室;1951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创建中国第一个沉积学研究室,任主任;1979年倡导成立中国沉积学会,并当选为该会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7年12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叶连俊从事沉积矿床的形成及展布规律方面的理论研究。

葛均波,63岁,日照五莲县人,心脏病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心内科主任、心导管室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青岛大学附属日照医院/日照心脏病医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副主委,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
葛均波于1984年从青岛医学院毕业;1987年获得山东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从上海医科大学博士毕业后被公派德国美因兹大学医学院联合培养;1993年获得美因兹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后到埃森大学医学院继续博士后研究;1995年担任埃森大学医学院心内科血管内超声室主任;1999年举家回国;2000年加入九三学社;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至2016年担任同济大学副校长;2016年担任日照心脏病医院院长;2018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葛均波致力于冠心病病人心肌微循环灌注障碍方面的研究,他对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的研究阐述了假性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正常的机制。

尹浩,66岁,籍贯山东省日照市,中国通信网络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系统总体所所长。作为我国军事通信网络体系主要构建者,其研究成果支撑了解放军第三代通信网络建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
重要科研历程始于2011年担任“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总设计师,带领团队突破地面蜂窝基站干扰消除技术,2016年实现我国自主卫星移动通信零的突破。2017年起主持完成北斗导航与量子传感融合技术研究,建成我军首个大型通信靶场。2022年后主导5G安全标准制定,提出量子加密技术在专网应用方案,2025年布局空天地海泛在网络架构研究,突破异构网络无缝切换等关键技术。
现担任工业和信息化部物联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推动卫星互联网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其主导研发的立体通信网络已覆盖海洋、沙漠等信号盲区。作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持续参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制定。

梁作堂,60岁,日照岚山区人,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粒子物理与粒子辐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强相互作用理论研究,提出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整体极化效应已被 STAR、ALICE 和 HADES 等大型国际实验相继系统研究并证实,开辟了高能重离子碰撞自旋物理研究的新方向;基于QGP整体极化效应预言了介子自旋排列,被ALICE和STAR实验所证实,进一步推动了自旋关联研究的深入发展;建立高能强子反应关联模型,揭示两种“意外自旋效应”共同起源,被同行称为“作堂模型(Zuo-Tang model)”。先后获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

申有青,56岁,日照莒县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化工学院院长、浙江省智能生物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AIMBE)Fellow,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兼任美国化学会Chem & Bio Engineering执行主编、Elsevier 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 执行主编;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医用高分子分会、中国药学会纳米药物专业委员会等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递药高分子合成与递药机制的研究,创制“电荷反转”等高分子载体功能调控新方法,提出了高分子载体诱导细胞转胞运实现血管主动外渗和瘤内主动渗透的肿瘤主动递药新机制,突破主导本领域40余年的传统肿瘤靶向递药理论,以此创制国内首个获美国FDA临床批件的高分子递药系统。发表SCI论文600余篇,获41余项中美专利授权,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榜;3个递药系统获5个中、美临床试验批件并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获美国FDA和欧盟批准的用于胰腺癌和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孤儿药。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23)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1)。

代世峰,54岁,日照东港区人。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煤地质领域国际著名期刊《国际煤地质学杂志》主编、任国际期刊《阿拉伯地学》副主编、任国际期刊《矿物》《煤燃烧和气化物》《地学前缘》编委;任国际有机岩石学会主席;曾任国际有机岩石学会“卡斯塔尼奥”委员会主席,是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
主要从事煤地质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研课题等。
山海为证,初心不改
六位院士既是日照的骄傲
更照亮了后浪的前行之路
他们以深耕铸辉煌
用担当写春秋
他们的科创精神与家国情怀
让这座海滨之城的英才之光
始终闪耀

来源:日照日报综合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