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暗涌Waves)

「AUM超100亿人民币。」
文|徐牧心
编辑|陈之琰
「暗涌Waves」获悉,Monolith于近日完成了美元VC二期和人民币VC一期基金的募资终关,总计规模为4.88亿美元。加上其目前对冲基金的规模,总管理规模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今天正好也是Monolith成立四周年的日子,作为新一代GP中最受瞩目的一位,曹曦和团队用了1400多天达成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据了解,此次美元和人民币募集均获得了初始目标160%左右的认购意向(共计约6.3亿美金),而Monolith最终选择了一种“克制的扩张”。接下来,这两支新基金会继续聚焦人工智能相关的早期项目,覆盖AI应用层、模型基础设施以及硬件与具身智能等方向。
「暗涌Waves」从市场不同渠道获知,Monolith的美元基金从正式kick off到终关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能在当下募得如此顺利,当然与Monolith本身的投资表现和能力最为相关,但无论如何,这对于寒冷多时的一级市场,尤其是美元基金的募资,终归是一个期盼已久的好消息。
Part01
策略的胜利
热钱在涌入AI领域,这是显性的事实,但为什么Monolith能成为当下美元LP们绕不开的一个选择?
首要的原因在于其投资策略呈现出的“投向稳定”和“精准命中”的特点。
2023年启动一级市场投资后,几乎每季度都有项目进入portfolio,且赛道集中于人工智能主线。从大模型(月之暗面)、AI教育(与爱为舞)、智能机器人(星迈创新、乐享科技)、到算力芯片(沐曦),几乎覆盖了AI产业链的每个关键节点。并且,Monolith保持了较高的明星项目命中率——月之暗面在短短一年内完成多轮融资,估值从亿元级跃升至几十亿美元级,成为中国新一代AI创业的代表性公司之一;沐曦科技已顺利IPO过会,成为国产GPU的头部玩家;星迈创新、乐享科技、与爱为舞等项目在投后一年内均完成了多轮融资,估值快速上升。
另一方面,在一些比较水下的,例如AI芯片、消费硬件等赛道的人民币项目中,Monolith都进得很早,这也让其在早期就获得了不少人民币LP的关注。
两年前「暗涌Waves」对曹曦进行过一次专访,彼时月之暗面还不是市面上的耀眼明星,但他却提及自己在杨植麟还在清华时就已经与其结交。
AI投资(尤其是应用层)已呈现“卷”向早期的趋势。在投资经理们人手一份理科竞赛优胜者名单的当下,“离一线是否足够近”、“对最优秀的创业者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是LP们对AI领域投资猎手们的核心评判标准。显然,他们更愿意把钱交给“已经在场”且“出手精准”的机构。
据了解,Monolith现有投资团队成员大多具备AI、硬件、产品等实操背景,不仅能够理解技术逻辑,也能快速判断商业落地的可能性。
这是很实在的逻辑——与其押注一个喜欢宏大叙事的机构,不如选择一个已经在运营中验证过策略的执行团队。
Part02
黑马的自我修养
另一方面,Monolith能够在2025年、在新一代GP中率先完成美元基金募资,与它在一众美元VC中所处的位置亦极为相关。
近期,「暗涌Waves」在与市场交流中发现,美元LP有回流中国市场迹象。从他们的角度来看,想要参与到中国市场AI、具身智能、消费硬件的潜在机会,投资中国的美元VC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美元LP们投资中国市场规模不会盲目加大的背景下,有限的资源势必带来对于GP的极致精选。那么,具体会精选哪匹“黑马”也将决定新一代GP们的发展走向。
既不是巨头老牌基金,也不是刚刚成立的新基金,Monolith可以被视为新一代中型精品基金的代表。而根据Monolith的GP背景以及近年投资表现,其足以成为有限“黑马”中的一匹,甚至是不少LP的首选项。
近期,Preqin(睿勤)更新了2025年全球最佳业绩表现投资机构排名(vintage2017-2022)。该榜单由整个私募股权基金池根据其净IRR 在每个年份内进行排名,并根据最近五个季度的最新数据对比得出(不包括单笔交易基金)。而在2.5亿美金-4.9亿美金管理规模的分类中,Monolith排到了全球第四位,曹曦个人也在今年凭借对快手和宇树的早期投资获得了福布斯Midas全球创投人排名第39位。
Monolith一直强调自己的投资理念是“最大的变化中最好的公司”。不同于旗舰型大规模基金的策略,这是一个典型狙击手式、中型基金的打法。核心在于“找alpha”,而不以宏观的beta为转移。从LP的角度来看,这可能也正是一家黑马应有的自我修养。
其投资理念也呼应了此次募资中“克制的扩张”。Monolith在主动规避此前中国美元基金极速扩张而牺牲回报的风险。
Part03
成为双币基金
此次募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是Monolith首次募人民币基金。
在过去,Monolith的投资体系几乎完全依靠美元基金完成。此次人民币VC一期基金的超募,标志着其完成了从“纯美元”向“双币结构”的跨越,成为又一家“变双”的本土机构。
「暗涌Waves」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Monolith的首支人民币基金LP中市场化资金占到了主要比重,以保证在投资策略上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Monolith设立人民币基金,一方面是为了抓住本土AI创业者的黄金窗口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覆盖更多类型的项目。毕竟当下很多中国市场的早期项目,尤其是硬件、机器人、芯片等方向,在融资初期更适合人民币基金介入。
从这点看,其人民币基金是一种必要的补充与分工:美元依旧聚焦模型与应用层的全球化项目,而人民币则更多承接硬科技、具身智能等方向的本土化落地。
不管怎么说,2025年接近尾声,一级市场终于出现了一些新的信号。
一边,海外资金对中国AI资产的关注正在回暖;另一边,本土人民币基金的结构调整也在进行,从泛产业转向深科技,从平台化转向精品化。而Monolith,恰好踩中了这两个节奏的交汇点。
不过,对于一个全新投资机构品牌而言,真正的水平往往要到第三支主基金的募集期才能看出端倪。彼时,前两期基金中的不少项目已有成果显现,团队磨合协作也走向成熟,GP能否独立自主地穿越周期也将有一个答案。
所以,尽管今天,四岁的Monolith已达百亿规模,其前行的路也才刚刚开始。
图片来源|unsplash

更新时间:2025-11-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