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重阳,宜登高望远,宜把酒敬老。
—题记

一到重阳,便想起王维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成了异乡之人最浓的乡愁。
登高望远,朝着故乡的方向。你望着他们,他们也正望着你,千千万万里,彼此在心底。
遍赏秋色,看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黄已成金,红已似火。虽是深秋,胜似春潮。
重阳,秋色盎然。一半落入眼底,一半落入酒里。一瓣秋黄佐酒香,一缕秋风抖浅霜,今夜满庭芳。
这杯重阳酒,敬故乡,也敬高堂。敬遥远,也敬咫尺。

遥远的是故乡,是回不来的故去。每逢重阳,便想起他们。曾经的故乡只是故乡,而今故乡已经成了他们。
今天,向天借杯酒,敬那些遥远的,却在一念之间便到眼前的他们。
于我,是父亲,是那个为了我们离开故乡十几年,最后又睡到故乡的人。一生孤勇,从未向生活妥协的人,如今依然一个人孤独地与生养他的土地在一起。
一生与父亲喝过很多酒,但是最想喝的还是重阳酒。只是唯有这杯酒那么浅,只有三分酒意,七分是离愁。
今又重阳,父亲在那头,我在这头,中间隔着一杯重阳酒。一捧菊黄佐酒,一个睡,一个醉。

幸好还有母亲,近在咫尺。让这个重阳还有登高的祝福,还有把酒话桑麻的温暖。
八十三岁的母亲,在我眼里仿佛与五十岁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区别,除了白发,除了皱纹,除了走路速度有些慢。
母亲的节俭没变,依然坚持将旧袜子补好接着穿。母亲的干净没变,依然将自己的房子打理得井井有条,没有一丝杂味。母亲凡事求完美的个性没变,谁做得不够好必须指出来,不留情面。母亲的自律没变,每天坚持下楼锻炼两次,很少间断。
这样的母亲,从来不是拖累,而是榜样。总是乐观自立,牵挂子女。
今日重阳,照例一家人要聚餐,若是白酒,母亲一两,若是红酒,母亲一杯。外面秋黄摇曳,屋内欢声笑语,说着,又要一年。

今又重阳,遍野金黄尽佐酒。一杯敬故乡,一杯敬父母。愿故乡安在,刻着我的来处。愿父亲安睡,守着故乡的土地。愿母亲安康,陪着我的老去。
重阳,不再只是双九相逢的吉祥,更是人间温暖的道场。这一日,所有的孩子都该认真端详自己老去的父母,那些皱纹里有多少条是因为我们添的愁,那些白发里有多少根是因为我们变的色。
当下的重阳是父母的重阳,未来的重阳也是我们的重阳。所以敬父母,也是敬我们自己。人生能有几重阳,不过是一次秋黄,又几次秋黄。
父母在,我们尚有来处。父母不在,我们只剩归途。让当下充满爱,才不会一个人在未来的重阳里空悲切。
今夜,一杯新酒,一瓣秋黄,与父母围坐桌旁,最重阳。

文字:爱吾爱
图片:爱吾爱
更新时间:2025-10-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