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理杂志:广饶历史小纪

广饶,是黄河三角洲地处鲁北平原的一座古老的小城。

广饶古称乐安、千乘、琅槐,西汉时方有“广饶”之称。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设立广饶县,这是广饶县名的首次出现,广饶故城在今县城北十公里。当时,现广饶县境分属于齐郡和千乘郡,广饶之名据说取“海滨广斥,饶有鱼盐”中“广”和“饶”二字而来。

广斥(guǎng chì),在古代是指广阔的盐碱地‌。也就是说在古人眼里,广饶之地有广阔的盐田滩涂,鱼、盐资源都很丰富。

广饶是泰沂山北麓山前冲积平原和黄河淤积平原的交叠地带,总体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东营市南部,现为东营市辖县,介于北纬36°56′09″—37°21′23″、东经118°17′04″—118°57′11″之间,寒暑交替,四季分明,有记录的极端最低气温是-23.3℃。

广饶北依东营区,东北部濒临渤海莱州湾,周边都是历史名城:东邻寿光,南连临淄,东南与青州接壤,西面是博兴县。

广饶海岸线长12.35千米,全县总面积1166平方千米,户籍人口50余万人,辖3个街道和6个镇。

广饶县的历史相当悠久,根据文物遗迹来看,在遥远的石器时代,广饶境内就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上古时代,今广饶县境属爽鸠氏的居地。(爽鸠,读音shuǎng jiū,鹰类的鸟;爽鸠氏,传说为少皞氏的司寇,掌刑狱之官。)

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县境属齐国辖地,秦代,县境则属齐郡。

公元583年,隋文帝“移千乘于广饶”,并将此地改为千乘县。

金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改千乘县为乐安县,属益都府,此后直至清朝,县名、境域、隶属基本没有变化。

民国3年(1914年),中华民国政府改定全国重复县名,因乐安县与江西省乐安县重复,于是就恢复了广饶县的名称。

新中国成立后,广饶县属渤海区清河专员公署。

1950年5月,广饶县隶属惠民专区。

1958年,广饶县隶属淄博专区。

1961年,广饶县归属惠民专区。

1983年8月30日,广饶县划归新成立的东营市。

广饶县的历史人文:鲁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大汶口文化遗址

傅家遗址,俗称“傅家顶盖子”或称“摩天岭”,位于广饶县广饶街道傅家村及其周围,是目前鲁北地区发现的最有代表性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五村遗址,东距淄河4.8千米,俗称普救寺,位于广饶县东城区中心地带,是一处以大汶口文化为主要文化内涵的原始社会古文化遗址。

广饶县古代建筑艺术:山东省最早也是现存唯一的宋代木构殿堂

广饶关帝庙大殿,位于广饶县孙武祠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记载,该殿始建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是山东省最早也是现存唯一的宋代木构殿堂,为研究古代木构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历史上的琅槐县

琅槐县,战国齐国置琅槐县,县邑古城位于今广饶县城东北五十五公里的丁庄街道境内,西距古乐安城约四十公里。

“琅槐”一词的由来据说与齐景公有一定关系。有一年秋天,齐景公与晏婴等大臣到青丘打猎,望见东北方在夕阳反照下,反射出道道宝珠似的耀眼光泽,君臣驱车到近前一看,竟是一片树上结满金黄透明“琅当豆”的国槐林。齐景公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便把此地命名为“琅槐”,并在此设立了县邑。

2025.5.4

微山秋水特别声明: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好看皮实的艺术花盆 ¥9.9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历史   广饶   山东   地理杂志   广饶县   东营   县境   遗址   乐安   山东省   惠民   千米   渤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