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蛋糕、可乐、夹心饼干…… 这些让人欲罢不能的甜食里,藏着一个比白砂糖更隐蔽的 “健康刺客”。如今越来越多人买食品会盯紧配料表,避开明晃晃的白砂糖、蔗糖,却往往忽略了 “果葡糖浆” 这四个字。它潜伏在各类加工食品中,日常摄入过量,不仅会让人变胖,还可能悄悄损伤肝脏、扰乱血糖,甚至诱发痛风。今天就来揭开这个甜蜜陷阱的真面目,教你如何精准避开。
果葡糖浆还有个名字叫高果糖浆,本质是用淀粉做原料,经过水解、异构化等工艺制成的混合糖浆,核心成分就是果糖和葡萄糖。这两种糖的比例可以灵活调整,果糖占比越高,糖浆甜度就越突出。
市面上常见的果葡糖浆分四种:果糖占 42% 的 42 型、55% 的 55 型、60% 的 60 型,还有果糖含量高达 90% 的 90 型。我们常喝的可乐,用的就是 60 型果葡糖浆;90 型因为甜度太高,日常食品里反而不常见。
从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开始使用,到 1985 年就占据了添加糖市场 35% 的份额,果葡糖浆能成为食品工业的 “宠儿”,全靠它的多重优势。它无色无臭、常温下流动性好,用起来方便,还能提升食品风味、改善质地,同时增强稳定性、延长保质期。2021 年我国果葡糖浆产量已经达到 685 万吨,足以见得它在食品领域的普及程度。
别以为果葡糖浆只是 “另一种糖”,长期吃多了,对身体的伤害远比想象中严重。
想要减少果葡糖浆摄入,不用刻意戒掉所有甜食,关键在于 “会看、会选、会控制”。
首先,买食品必看配料表。不管是饮料、糕点,还是果脯、面包,只要配料表上出现 “果葡糖浆”,就说明含有这种成分。如果它排在配料表前三位,意味着含量不低,尽量少买或不买。
其次,减少加工食品摄入。果葡糖浆主要存在于加工食品中,自己在家做饭、泡茶、做点心,用天然食材调味,比如用蜂蜜、新鲜水果增甜,就能从源头避开它。

最后,控制甜食食用频率。偶尔吃一次含果葡糖浆的食品不用过分焦虑,但要避免天天吃、顿顿吃。比如奶茶每周喝 1 次解解馋,而不是当成日常饮品,就能有效控制摄入量。
甜食带来的快乐是短暂的,但健康是长久的。这个藏在配料表里的 “果葡糖浆”,看似甜蜜无害,实则在悄悄透支身体。下次买零食、饮料时,不妨多花 3 秒看看配料表,别让一时的口腹之欲,变成长期的健康负担。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更新时间:2025-10-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