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九月,热浪翻滚。
在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上,歌尔光学的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
XR光学模组、车载视觉系统、激光投影光机……这些名字或许听起来有些专业,但在产业里却是实打实的硬通货。
这一次,歌尔不再低调,产品被摆上展台中央,观众举着手机拍照,媒体的闪光灯不断闪烁。
几乎在同一时间,《财富》中国公布了年度“科技创新企业50强”,歌尔的名字第一次和华为、比亚迪、寒武纪们并列。
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个信号:这家曾经被称为苹果代工厂的潍坊企业,正试图摘掉“影子工厂”的帽子,走向舞台中央。
而对掌舵人姜滨来说,这无疑是个喜讯。
就在两年前,他还因为“苹果砍单风波”被推到风口浪尖,市值蒸发数百亿,潍坊首富的头衔一度岌岌可危。
今天,他带着营收破千亿、净利翻倍的成绩单回归,重新把外界的声音压了下去。
歌尔的起点充满山东特色的励志。
2001年,姜滨和几位工程师在潍坊创办了歌尔,厂房不过几百平方米,主打麦克风和扬声器。
那个年代,山东制造业大多还是“做五金、搞零件”的路子,没人能想到,这间小作坊会有机会闯进苹果的朋友圈。
转折发生在2007年。
那一年,歌尔第一次拿到苹果的供应链订单,为iPhone提供麦克风零件。
外界并不知道,这单生意后来彻底改变了歌尔的命运。
要知道,苹果的供应链门槛极高,无论是工艺精度,还是质量标准,几乎都是全球顶格。
能进苹果的朋友圈,本身就是一张“全球通行证”。
之后十多年,歌尔逐步从一个小零件供应商,成长为苹果AirPods、HomePod整机的核心代工厂。
2017年,AirPods大卖,歌尔的营收迎来第一次腾飞。
潍坊当地人私下里开玩笑:“苹果一打喷嚏,歌尔都得感冒。”这话不无道理,苹果贡献的营收,一度占到歌尔的三分之一。
苹果是歌尔的贵人。
从麦克风到AirPods,歌尔几乎全程参与,和苹果共同打磨了几十款产品。
苹果的挑剔,逼着歌尔把音圈绕线机、注塑工艺做到极致,甚至在员工食堂的管理上,歌尔也给苹果留下深刻印象,苹果高管曾评价:“董事长是真正把员工当家人。”
但苹果也是歌尔的“紧箍咒”。
2022年底,苹果突然砍单,歌尔股价一夜跌停,净利润腰斩,投资人逼问:“你们和大客户的关系到底怎么样?”
那一年,姜滨背负的压力,远比外界看到的更多。
靠苹果起飞,也被苹果绑架,这是歌尔必须面对的现实。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今天的歌尔在大力押注新赛道,因为只有跳出单一客户依赖,才能真正掌握主动权。
歌尔的第二张王牌,是VR/AR。
早在2012年,姜滨就决定把资源砸进这个新赛道,那时候,VR设备还只是小众玩具,动辄上万元一台,销量屈指可数。
很多投资人都不理解:
“做苹果单子不是更稳吗?为什么要烧钱搞VR?”
但姜滨的逻辑很简单:
声音是歌尔的根,光学是未来的翅膀。
十年后,这个赌注迎来收获。
Meta Quest卖爆,苹果Vision Pro出道,华为、小米、三星纷纷加码。
IDC预测,2028年全球VR/MR出货量将达到1530万部,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4%。
在这场“百镜大战”里,歌尔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是只会做一个零件,而是能把整条链条打通。
声学、光学、传感器,它样样能做,模具、结构件,它也能自己解决。
更重要的是,它不仅能供应零件,还能把整机快速组装出来。
对客户来说,只要拿着一份设计图纸交到歌尔手里,剩下的几个月里,它就能把产品从图纸变成量产。
这种从零件到整机的全流程能力,才是歌尔敢说“我有底气”的最大底牌。
2024年,智能硬件业务为歌尔贡献了572亿元,占总营收近六成。
虽然毛利率不高,只有9%左右,但这条业务线,撑起了未来的天花板。
歌尔正在努力甩掉“耳机厂”的标签。
2025年,歌尔高调宣布投资1亿美元,支持英国Plessey的Micro LED技术,目标是下一代AR显示核心。
同时,在光博会上亮相的XR光学模组,重量控制在36克至58克,比行业平均轻一半。
要知道,头戴太重一直是VR/AR设备的最大痛点,谁能解决舒适度问题,谁就更可能率先打动消费者。
在车载领域,歌尔也没闲着,随着智能驾驶普及,车载镜头、感知系统需求暴涨,歌尔的光学团队,正把经验移植到汽车产业。
姜滨深知,单靠潍坊一隅,无法支撑百亿乃至千亿的产能需求。
近年来,歌尔在越南北宁投入近3.9亿美元建厂,涵盖智能家居、游戏主机、音频外壳等产品。
与此同时,歌尔推动旗下声学传感子公司递表港交所,准备独立上市。
这既是融资渠道,也是一种资本市场的再造血。
可以说,歌尔正在从潍坊制造升级为全球制造。
胡润百富榜数据显示,姜滨家族财富在2024年达到240亿元,比上一年多了45亿元,重新站上潍坊首富的位置。
这背后,是歌尔营收破千亿、市值冲到930亿的支撑。
但对姜滨来说,这份财富不只是数字。
两年前市值大跌时,他经历过首富易主的尴尬,今天的回归,更像是一次证明。
潍坊人常说的一句话,或许最能形容姜滨的状态:“跌下去不算啥,能站起来才叫本事。”
潍坊,这座以风筝闻名的小城,因为歌尔而在全球产业地图上留下了坐标。
从二十几人的小厂,到千亿营收的果链巨头;从苹果背后的工匠,到光博会上敢于秀肌肉的主角。
姜滨的故事,不只是一个人翻身的故事,更是潍坊制造、中国制造的缩影
1000亿,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头条深一度#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