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小将于子迪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游泳方面的新星。值得关注有两个点:
一是她在全国游泳冠军赛上的成绩(两次刷新个人PB),二是她的游泳强项和未来的主攻项目不可估计。
在5月份全国游泳冠军赛上,200米蝶项目于子迪2:06.83刷新PB并夺冠!
400米混合泳,4分37秒33再次刷新PB夺冠!
年仅12岁,却能在国内顶尖游泳赛事中超常发挥,这个能力并不是谁都有!
她也是凭借这两项成绩入选新加坡世锦赛的。
这也体现了她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大赛稳定的心态,这种能力并不是谁都有,不能单纯从年轻角度去考虑,什么“初生牛犊不怕虎“,并非这么简单!有的孩子,在相同的年纪,却总是遇到事情就过于紧张、焦虑,拥有良好心态的人,与她的原生家长、教育成长环境以及性格等有很大关系。
二是她在混合泳项目上表现出色,这代表着她未来发展方向可多元化。混合泳项目需要四种泳姿都具有非常好的技术水平,以及良好的体能和耐力挑战,这就等于是她将来可以胜任多种游泳项目,有多种选择。
但大赛经验欠缺的年轻队员,其不确定性也源于多重维度。在顶尖世界级大赛中,运动员的表现要受到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
世锦赛观众席的密集远超国内赛事,首次体验这种大赛,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泳池,确实容易发生意外。
另一方面,在国内,与熟悉的队友们比赛是一回事儿,去世锦赛与其他国家顶尖高手比,又是一回事,这种震撼,可能会诱发水下技术动作的小变形。心跳加快的紧张感也会影响换气节奏。
还有世界大赛的各种复杂流程,检测,采访等环节,也极易影响身体状态。
预赛、半决赛、决赛,对恢复能力提出变态级的考验,好在于子迪还年轻,虽有优势,但新人往往在预赛时怕出局,而拼尽全力,到了半决赛就会发生成绩下滑,去年的奥运会上已经有先例了。
快速应变能力方面,年龄小对突发情况缺乏经验,(还记得那个在冠军赛上,脱不下来裤子的年轻选手吗?)这种状况会导致陷入慌乱。
赛前的一些高调宣传我觉得已经在干扰于子迪了,这会让她有“必须夺牌”的心理主导,难免游得时候导致发挥失常。
她的混合泳项目是400米,战术很重要,是否改战术的决策焦虑是存在的,这些都属于失控危机。
不确定性也可以转化为机遇。小将们天不怕,地不怕,对什么都不在乎,甚至有些压力感觉不到,也是可能的,况且,中国游泳队如今的教练团队相当强大,也年轻化,四、五个教练及保障人员服务一个运动员,这种情况下,小将心理还是有底的,有安全感的。
游泳队总教练崔登荣接受采访时说:中国永远不缺好的运动员,努力刻苦训练的运动员,也就是说,年轻,成绩好的游泳运动员非常多,于子迪只是其中一个。
当科学训练、强大的教练团队、精准保障服务形成三角支撑时,“黑马”便能将风暴淬炼为加冕之路!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