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建议:超过这个年龄,就该给孩子手机了,否则更容易沉迷

在开始今天的话题前,先问各位家长一个问题:

“我们该不该给孩子玩手机或者平板?为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我问了身边许多家长,给出的答案很统一:“不能给,孩子没有自律能力,手机、平板只会影响学习,如果实在管不了,也是越晚给越好。”

不能让孩子玩手机,手机影响孩子学习貌似已经成了现在父母的共识。

比如我同事对孩子玩手机这个事就深恶痛绝!

他家儿子今年9月开学就要上高中了,小学成绩还行,但初中就不太行了,同事认为儿子初中成绩之所以下降,主要就是因为儿子初二的时候迷上了手机游戏。

为了能争取多玩手机的时间,孩子每天写作业都特别糊弄,而且周六周日还经常背着父母偷着玩……

这马上就要高中了,同事心里很急,一心想着趁这个暑假帮他补补功课,好让他能跟上高中的学习节奏。

可没等同事把补课计划说完整,孩子就炸了毛,梗着脖子大声嚷嚷:“天天就知道让我学习,暑假就不能痛痛快快玩会儿吗?” 说完,砰地一声甩上房门。

这阵子,他们家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亲子间几乎没什么平和的交流,一开口就像点燃了导火索。

同事整天唉声叹气,脸上满是疲惫,一边气孩子不懂事,一边又急得团团转,却想不出半点解决办法。

嘴里翻来覆去念叨的,全是 “都怪初二的时候婆婆给孩子送了一部手机,把孩子给害了,他之所以不想去补习班,就是觉得暑假没时间玩手机了”。

说实话,以前同事抱怨的时候,我也一度认为是手机祸害了她家儿子,直到看了北京十一学校联盟总校校长李希贵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才发现同事的儿子之所以变成这样,根本原因还是同事的问题。

我们应不应该给孩子玩手机和平板?

关于这个问题,李校长的答案与我们完全不同,他说:“应该给,因为手机是帮助孩子扩大认知半径、学习未来技能的必要工具。”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几乎成为了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记得十多年前,每次离开家门外出,总会念叨出门三件套,钥匙、钱包和手机;如今,钥匙和钱包的功能都已装进手机,只要带上手机,出门在外几乎就畅行无阻。

数据调查显示:到2040年,手机、电脑、平板的使用将更加普及,并在更多领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比如,健康监测、智能驾驶、AI 初诊等。

现在社会,手机已不仅是娱乐工具,更是学习和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通过手机,孩子不仅可以了解世界动态,拓展知识储备,还可以学习新技能。

未来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手机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只会越来越重要,如果今天仍把孩子与手机隔绝,无异于把他们关进“信息孤岛”,错失的不仅是知识,更是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能力。

那么,下一个关键就是:什么时候给?

李校长的建议或许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他的建议是要比较早的给孩子提供手机和平板,最好是在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之间,也就是10岁前后

为什么?

关于这一点李校长也给出了解释。

他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普遍还没有手机,大多都在背着父母在到头各自的电话手表。

此时父母若能提前一步为孩子提供手机或者平板,就可以和孩子确立明确的手机、平板适应规则。

给孩子手机要有仪式感

李校长建议,给孩子手机、平板的日子最好选择一个特殊的节日,比如孩子的生日、元旦、除夕这样的节日,同时搞一个发放手机的仪式,让孩子形成强烈的印象。

比如,在孩子10岁生日的时候,你可以这样宣布:“从今天开始,你就可以使用手机了,但这个手机你只有使用权,所有权还是妈妈的,你要在使用中必须遵守妈妈为你设置的手机使用规则,你同意吗?”

然后,将你制定的手机使用规则详细,比如每天可以玩多少时间,可以看什么内容等,明确的告诉孩子,并且最好形成书面内容,张贴在家里比较显眼的地方。

面临这种情况,多数孩子肯定会同意,因为在这个年龄段,他同伴的父母都在忙着禁止孩子玩手机,而自己的父母却主动的让自己领先于同龄人获得了这个资源,他一定会非常主动的履行这个规则。

在此之后,我们只需要依据双方制定的规则,堂堂正正的行使手机的所有权和监督权就行了。

一直限制孩子接触手机会怎样?

心理学上有个“弹簧效应”,说的是弹簧一旦被压的过于狠,反弹的时候反而越猛。

这个道理用在孩子使用手机上是一样的,如果你不讲原则、不顾一切的禁止孩子玩手机,一旦松手,孩子拥有了手机,就往往会比那些循序渐进接触的孩子更失控。

同事的孩子之所以刚接触手机就变得失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14岁之前被限制的太严,玩手机的这个需求被压制的过于狠,结果14岁有了手机后反应弹得就有点猛了。

通过制定规则让孩子循序渐进的接触手机,不仅可以帮助孩子逐步建立“自我管理”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一举两得。

正如李校长所说:“手机不是玩具,而是未来的生产工具。与其让孩子在十八岁后“裸机”上路,不如在十岁前有教练、有护栏地练习驾驶。”

【今日话题】

你家孩子几岁了?你打算几岁让他接触手机?

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供其他有类似需求的家长参考讨论。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即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9

标签:育儿   教育家   年龄   建议   手机   孩子   平板   同事   规则   校长   父母   儿子   未来   暑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