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刹车,酒厂过冬:一场价值万亿的“主动躺平”艺术

1

朋友们,当你看到茅台公布2025年三季报,营收净利润增速双双掉到6%出头,第三季度几乎原地踏步(营收同比+0.35%,净利润+0.48%)的时候,你是不是虎躯一震,手里的酱香拿铁瞬间不香了?

别慌。

这不是茅台要凉,这是茅台在主动踩刹车。而且是用一种“老子知道你们没钱了,所以老子先躺为敬”的优雅姿态,完成的战术卧倒。

财报这东西,对于茅台这种A股顶流来说,从来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剧本杀。数字是台词,波动是剧情,而背后,是导演(管理层)对当前经济环境、渠道压力和未来剧本的深刻理解。

这次三季报的核心剧情就一句话:高端大佬亲自下场,给大家表演一个“慢动作”。

2

来,我们掰开揉碎,看看茅台这波“降速操作”有多骚。

收入端:大哥(茅台酒)还在硬抗,小弟(系列酒)已扑街。

三季度,茅台酒收入349.2亿,同比涨了7.3%。你看,核心资产就是核心资产,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茅台的护城河不是河,是太平洋,深不见底。

但系列酒就惨了,收入41.2亿,同比暴跌34%!好家伙,直接腰斩再打折。

这说明什么?说明喝不起茅台的人,现在连茅台王子酒、汉酱之类的也快喝不起了。次高端及以下价格带的需求,已经不是不振,是直接进ICU了。经济周期面前,人人平等,茅台的小弟也不例外。这完美印证了最近财经圈的热搜话题——“消费分级”。有钱的,继续飞天;没钱的,白开水也挺好。

渠道端:直营“失速”,“i茅台”差点“i”不动了。

三季度,直销收入155.5亿,同比下降14.9%。其中,被寄予厚望的“i茅台”数字平台,收入19.3亿,同比暴跌57.2%!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曾经被视为直营利器和增长新引擎的“i茅台”,为啥突然拉了胯?

原因不复杂。第一,前期基数高,该薅的羊毛都薅得差不多了。第二,也是最关键的,“i茅台”上的产品,很多也不是平价品,在经济下行期,它的抗冲击能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 以前是抢到就是赚到,现在可能是“抢到就是接到飞刀”。

反观批发渠道(就是那些传统的经销商们),收入235亿,反而增长了14.4%。这说明啥?说明在困难时期,茅台又开始“奶”经销商了。把货压给(或者说支持)传统渠道,帮他们度过难关。这波操作,叫 “厂商关系维稳费” ,花钱买渠道忠诚度,这生意,值。

“蓄水池”信号:合同负债的微妙变化。

截至九月底,茅台合同负债(主要是预收款)77.5亿,同比少了21.8%,但环比二季度末增加了22.4亿。

这个数字很有意思。同比下滑,说明经销商打款的积极性确实不如去年,兜里没钱,心里没底。但环比增加,又说明三季度比二季度情况稍微好那么一丢丢,或者公司做了一些工作。

用“收入+合同负债环比变动”这个更真实的指标看,三季度同比增长6.17%,比单看营收的0.35%好看多了。这说明,茅台的底子还在,动销没有数据显示的那么惨烈,但经销商回款压力山大,也是不争的事实。应收票据增加,更是直接证明了这一点——“兄弟,现钱没有,打个白条行不?

3

利润端:毛利稳如老狗,费用控制到抠门。

在三季度这么“艰难”的情况下,茅台的归母净利率居然还同比微升了0.06个百分点,达到48.29%。

啥概念?卖100块钱酒,差不多能净赚48块3。这盈利能力,让A股99%的公司看了都想哭。

毛利率: 三季度91.44%,同比还涨了0.21个百分点。在系列酒崩盘的情况下,毛利率还能稳住,全靠茅台酒占比提升(产品结构优化)。但为啥没大涨呢?因为茅台酒内部,也可能出现了“内卷”——更赚钱的非标茅台(比如年份酒、定制酒)增长乏力,大家主要还是买普茅。“富人也开始精打细算了”,这可能是另一个隐藏剧情。

费用率: 这里能看到茅台控本的实力。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降了1.0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也降了0.33个百分点。翻译成人话就是:“广告少打点,出差住宿标准降一降,团建从三亚改到郊区的农家乐。” 地主家也没余粮了,该省省,该花花。

4

所以,茅台这波操作,到底图个啥?

答案就藏在“主动降速调整”这六个字里。

1. 顺应周期,休养生息。 当前消费大环境啥样,大家心里都有数。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是典型的周期品。强行逆周期提价冲量,结果就是渠道库存高企,价格倒挂,最终崩盘。茅台主动把速度降下来,让渠道有机会消化库存,维持批价和品牌价值的稳定。这叫“以时间换空间”的智慧。 最近不少财经文章都在讨论“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茅台作为老大,第一个做出了表率。

2. 维护渠道,巩固根基。 经销商是茅台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堵了,心脏再好也得歇菜。在经销商日子难过的时候,茅台通过适度增加批发供给、控制发货节奏等方式,帮渠道减压,这是在投资未来。这叫 “风浪越大,鱼越贵;行情越差,情谊越真”。

3. 为未来蓄力。 增速降到个位数,甚至零增长,把市场的预期打到最低。这样,明年、后年稍微发力,增速一反弹,就是“超预期”,股价就能飞。这招“预期管理”,茅台玩得炉火纯青。券商预测未来两年增速在5%左右,这个底已经打得很扎实了。

建议:别拿茅台当快车,它是永续债。

券商给20倍出头的PE,在当下市场,不算贵。对于茅台这种公司,你不能用看成长股的眼光去看它,动不动要求30%、50%的增长。

它更像一个品牌永续债。拥有无敌的品牌壁垒和定价权,长期来看,它能跟着通胀和国民收入水平一起慢慢上涨。它的价值在于确定性和持续性。短期增速波动,改变不了它能够活到地老天荒并且一直赚钱的核心事实。

总结:

茅台这次三季报,看似“业绩拉胯”,实则是一场教科书式的逆周期管理。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在于一直高速奔跑,而在于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慢脚步,系紧鞋带,看清前路。

当别的酒厂还在为保销量而焦头烂额时,茅台已经切换到了“保价格、保渠道、保品牌”的更高维度的战斗。

所以,别为茅台的“慢”而焦虑。

它只是在“摆烂”的姿势里,藏着下一轮起跑的预备动作。

这瓶酒,年份还长着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8

标签:美食   茅台   酒厂   刹车   主动   价值   艺术   渠道   茅台酒   收入   百分点   经销商   周期   核心   未来   白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