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长和港口事件闹得满城风雨,李嘉诚一时之间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随着贝莱德集团以雷霆之势收购了长和集团旗下的43个全球港口后,此事才算落下帷幕。
但同时,贝莱德这个名字也走进了公众的视野。随着关注度的提升,这才惊觉这个神秘的“资本巨鳄”竟早已掌控着中国200多家企业的股份!
翻开贝莱德在中国的投资版图,会发现它存在的方式极为隐秘,极少出现在公众舆论场,但它的业务面几乎覆盖了普通人衣食住行的每个角落。你打一次网约车,点一份外卖,甚至是在电商平台上下一次单,背后基本都有贝莱德财团的影子。
不仅如此,它在本土企业的持股更是惊人,从公开资料显示,贝莱德持有百度的大量股份,是百度的第二大股东,同时它是美团的第二大股东,持有美团3.3亿股。除此之外,在阿里、腾讯、小米,贝莱德集团都持有一定的股份,是他们的主要股东之一。
不仅如此,在金融领域,多家头部机构股东名单里都有它的身影;就连炙手可热的造车新势力,理想、小鹏、蔚来,它也都稳居前五大股东之列。
更令人震惊的还在后面,随着调查的愈发深入,发现这家美国资本的触角早已延伸到国家战略产业,比如比亚迪,比如宁德时代。从光伏、储能到电池材料,再到新能源全产业链,以及芯片、通信、制药等关键领域,已然被它悄然串联。
这是什么概念呢,换句话说,与人们衣食住行等多个息息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都与这个贝莱德财团存在股权关联。如今,等到人们意识到它已渗透多个关键行业时,它早已在200多家龙头企业中完成布局。
再加上这次李嘉诚的港口事件,如今买家换成了贝莱德,背后的意义或许早已不同于往日。贝莱德此次收购的港口绝非普通商业投资。这些港口控制着全球75%的集装箱运输量。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巴拿马运河码头的控制权。
要知道,巴拿马运河处理着中国对美贸易40%的货物流量,一旦贝莱德集团同步出港口实时物流数据,届时,它不仅可以预判大宗货物的价格波动,甚至还能精准掌握中国企业的进出口动向。这一手,不得不防。
要知道,贝莱德的出身可不止是逐利资本那么简单。贝莱德集团成立于1988年,到如今短短三十多年便已站在了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金字塔顶尖,旗下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总GDP的近一成!
而它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背后是离不开美国财政部的支持的。要知道,贝莱德集团的创始人拉里·芬克就是靠着帮美国财政部处理金融危机中的“烂账”从而发家,并且还开发了一套风险管理系统,名为"阿拉丁",这套系统被美联储广泛采用。所以贝莱德集团与美联储几乎拥有着"视角共享",这也就意味着贝莱德集团的投资仿佛拥有着“上帝视角”。
贝莱德集团的创始人拉里·芬克
就好比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它便能提前与乌克兰签约重建协议,同时在疫情初期,贝莱德集团大量增持军工股票,在日本核废水事件中现身东京电力股东名单,每次只要有大事发生,背后都有它精确踩点的身影。
由此可见,贝莱德集团发家史的背后,是有着美国政府的身影的。而如今,贝莱德正在中国构建一个令人窒息的资本闭环,它掌握着中国大量用户的消费数据,而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数据可以说同等于“石油”,所以,贝莱德这种带有政治定位且早已在市场运作的外衣下,完成某种政治性的战略布局的资本,是否会对未来中国的数字安全造成隐患?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对此,香港立法会紧急修订的《基础设施安全法案》或许给出了答案,这条法案规定,港口数据不再是普通数据,而是"特殊类别信息",并且要求所有运营方必须本土存储。
但这也仅仅是防御的第一步,毕竟,在全球化退潮的今天,关键基础设施的外资介入必须慎之又慎。当一家公司同时掌握你所有的关键信息节点时,它或许就已经不只是"财务投资者"那么简单了。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李嘉诚向贝莱德财团出售43个港口;五矿资源2024年营利双增丨港交所早参
更新时间:2025-08-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