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黑色系快速下跌,原料带动成材走弱。五大钢材品种呈现产量、库存、 表需三降的格局,特别是表需下滑至866.91万吨,创下近年同期最低水平。需求疲软与钢价下行形成负向循环,而焦炭多轮提涨进一步挤压钢厂利润,盈利率已跌破40%大关。而钢价要想真正迎来反弹,只有钢厂利润加剧恶化,才能倒逼钢厂大规模、主动性的“刮骨疗毒”式减产,在此之前市场将继续维持震荡寻底的弱势格局。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10月中国出口钢材978.2万吨,较上月减少68.3万吨,环比下降6.5%。出口数据下滑可能反映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尤其在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部分国家对钢材进口限制增加,影响中国钢材出口。利空钢价。
11月7日,多地焦企开启焦炭第四轮提涨,湿熄焦上调50元/吨、干熄焦上调55元/吨,自11月10日0时起执行。目前主流钢厂暂未明确回应,市场进入新一轮价格博弈窗口期。炼焦煤价格近期持续强势上行,为焦炭提供了坚实的成本支撑。利好钢价。
本周,247家钢厂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87.81%,环比上周减少0.80个百分点;钢厂盈利率39.83%,环比上周减少5.19个百分点;日均铁水产量 234.22万吨,环比上周减少2.14万吨。盈利率下滑倒逼钢厂减产,减少市场供应。利好钢价。

本周现货市场下跌20-50元/吨,盘面跌幅大于现货跌幅,现货品种分化严重,部分地区螺纹后半周开始上涨,双焦现货偏强、盘面弱。
根据中钢网资讯研究院大数据中心统计,截止11月7日,螺纹钢周跌44元/吨、热轧板卷周跌54元/吨、普中板周跌31元/吨、带钢周跌52元/吨。

本周盘面先跌后低位盘整,原料加速补跌,负反馈压力大,短期技术面上日线还在回调下跌中,节奏放缓。
目前来看,原料端弱于成材,其中铁矿石下跌尤为明显,煤焦价格也开始下探。与此同时,成材内部出现分化:管材表现最弱,尤其是焊管,受订单需求差、带钢库存高及价格频繁波动的影响较大;热卷与中厚板次之,目前库存压力较大,且未来制造业与船舶订单需求预期转弱;螺纹、冷轧及涂镀相对略好,表现较为抗跌。整体来看,在原料端走弱的带动下,成材价格仍处于低位运行,且后续仍有进一步下探的可能。
本周处于宏观空窗期,12月降息具有不确定性,全球大宗商品和股市出现共振下跌。进入11月,检修钢厂增多,尤其是螺纹钢产线,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缺货情况;五大材的产量、库存和需求均有所下降,呈现“供需双弱”格局。铁水产量持续回落,铁矿石补跌过程尚未结束;进口煤增加,国内高价煤成交疲软,双焦仍处回调阶段,但预计回调后仍将回归上涨趋势。综合来看,预计现货价格整体略偏弱,幅度10-20元。但建材强于板材。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