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上调水,中国又一壮举!耗资2500亿的天河工程究竟是什么?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这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难以赶超的巨大优势。

可地大不仅会带来好处,还会产生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用水难和洪涝多。

从古至今,治水抗旱都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无论是千年前的历朝历代,还是新中国,都在水问题上,做出了无数次努力。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治水方式也越来越现代化。

继南水北调之后,又一项堪称“继往开来”的伟大治水设想出现了:天河工程。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寥寥,天河工程究竟是什么,以及建成后,会给我国带来怎样的好处。

南北“水问题”

众所周知,南方降雨充沛,又有长江、珠江、澜沧江等等一系列河流,提供源源不断的淡水资源。

所以,从古至今,南方基本不需要为“用水”操太多心。

可水太多,又容易引发洪涝问题。

在大规模水利工程铺开前,南方经常遭到暴雨、台风、山洪袭击,导致大量城市面临洪涝威胁。

即便是水利基础建设获得极大发展的今天,洪涝灾害也没有完全消失。每隔几年,我们总是能从电视上看到救灾新闻。

这种“水太多”引发的灾害,与北方人民的处境,恰好形成完全相反的对比。

北方因身处东亚大陆内部,常年面临干旱困扰。像陕西、甘肃等省份,至今都还保留有一部分挖地窖存水的习惯。

水资源匮乏,又导致农业发展难以获得突破。农业受限,出现大规模饥荒的概率就要增加。

所以,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向南方借水。

毛主席曾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必要,可向南方借点水

怎么借呢?修筑调水工程。

该工程,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南水北调。

通过把长江、黄河、海河、淮河等大河流串联起来,修筑三条贯通南北的人工运河,为沿线多个省份提供水资源。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到当前为止,中国人已经在该工程上奋斗了大半个世纪。

其中,东线一期工程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

华北五省上亿人口喝上了长江水,有了更多灌溉、工业水资源,三大产业均得到突飞猛进式发展,地下水也得到极大补充。

其他沿线省份同样受惠,像北京,本来地下水已经下降十多米,永定河一度断流。

在得到补充后,几千万人的用水问题得到解决,当地河流重新恢复生机,地下水缓慢上升。

同时,沿线各地自然环境,也因为南水北调工程的出现,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前许多旱到草都不长的地方,如今已经成了浓密森林或大片肥沃农田。

许多被迫迁徙的野生动物,也重新回到“老家”。

不断增加的森林覆盖面积,又进一步带动降雨带北移,进一步缓解北方用水问题。

同时,南方大量水源被调走,也缓解了河道压力,有效降低了洪涝灾害发生频率。

所以,对于南水北调工程,无数中国人都举双手支持。

但南水北调说到底,始终是调动地面水资源的一项计划。地面水源总是有限的,可发展上限就在那里,没办法突破。

想要获得更多水资源,我们的眼光就不能局限于此。

如今,海水淡化,人工降雨,水资源再利用等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这是我们向大海,向老天爷,甚至是向自己借水的又一大突破。

在此基础上,又有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设想:为什么不能向老天爷借更多水呢?

天河工程

人工降雨,只能打下来有限的部分雨水,且对将于条件有不低的要求。

如果我们能掌握高空水汽移动规律,将南方上空的水汽,推动到北方,是不是......

这一大胆设想,正是“天河工程”!

按照当天掌握的气象数据来看,虽然低空水汽行踪不定难以掌握,但高空水汽却相对平稳。

如果能建立起相应科技设备,将水汽认为移动到北方上空,进而促进降雨量,就可以给北方带来超过30万亿立方米的水资源。

并且高空水汽是由地面、海洋水资源蒸发上升形成,理论上来说,其总储备量无穷无尽。

一旦利用得当,不仅可以缓解用水问题,还能促使四季气候转变,给我国环保事业带来巨大助力。

当然,大工程当然需要配套的强大生产力,和充沛的财力做之称。

按照当前计划来看,不提整个工程,仅设想中的前期工程,在不保证百分百成功的可能下,就需要耗费大约2500亿左右。

如果修建完毕,所需的资金将是一个远超人们想象的天文数字。

一旦真的立项,该计划就将成为一个十分考验国家综合实力的世纪工程。

有可行性吗?

虽然听上去,该计划显得过于疯狂,实施难度也过于大,远超当前人类科技水平。

但从古至今,有哪个大工程提出时,没有面临过这种难题呢?

南水北调工程提出时,我们还处于自行车都造不出来的年代,不照样持续推进了吗?

再往前看,像都江堰这样的伟大工程,诞生于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封建时期,可最后不也建造成功了吗?

天河工程虽然对于当前的科技水平乃至综合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可谁能打包票,说这件事一定干不成呢?

当前全球科技发展速度,远超普通人想象。几乎每年都有高新科技问世,或许不用三五十年,只要一二十年,甚至更短时间,就有可能具备执行天河工程的能力了。

2016年9月9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已经正式召开了“天河工程”论证启动会。

这标志着,我国真的有信心,有动力推进该计划。

更值得人高兴的是,2018年11月时,中国航天八院就传来好消息:天河工程卫星、火箭工程,正在研制中。

这说明,我们已经完成论证,走上了实操阶段。

更重要的是,天河工程给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解题思路。

一旦成功,不仅会带来民生上的巨大助力,还有可能引发其他各行各业的爆发式创新思维。

而这,才是更珍贵的东西。

对此,屏幕前的你有什么看法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1

标签:科技   天河   壮举   中国   天上   工程   水资源   南水北调   水汽   洪涝   计划   地下水   沿线   人工降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